第382 章暂缓(2 / 3)

民,更是感恩戴德,恨不得将全身力气都用在土地上,多种粮,多存粮,绝不愿再回到那噩梦般的逃荒日子。

    广袤的黑土地上,地里都是劳作的百姓。一片片荒地变作良田,播下了玉米、小麦、豆类、耐旱的红薯以及在水源充足处种下的稻谷。

    同时,王爷亦下令军中:“暂无大战事,除常规操练外,所有屯田军士,今年耕种面积需增加五成!所产粮食,悉数充实军仓,以备不时之需!”

    他对心腹们解释道:“朝廷已自乱阵脚,秋后必是饿殍遍野,民怨沸腾。我等若于春季出兵,虽可趁乱取胜,然战后如何治理?数百万的灾民需要粮食,届时若无力赈济,我等与那失德朝廷有何异?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甚至引发新动荡。今岁,我辽东上下,首要任务便是——积粮!待秋收粮足,大军携充足粮草南下,方能真正平定天下,安抚黎民!”

    辽东大规模垦荒增种的消息,也传到了北方草原。匈奴左贤王是个精明人,他看清了大齐国内一分为二、宣王势大的局面,料定这位雄主必不会放过天赐良机南下定鼎中原。他也知辽东及七州缺牛,尤其是耕牛。

    去年冬天,他便下令各部族,尽量减少宰杀,将草原上的黄牛,尤其是健壮的成年牛和即将长成的小牛,尽量保留下来,等待与辽东做一笔大买卖。

    春末夏初,匈奴使者抵达边境,提出以牛换粮的计划:一头成年壮牛换两千斤玉米或小麦,外加一千斤红薯;一头半大的小牛则换一千斤粮加五百斤红薯。这个价格对游牧民族而言极为划算,一户牧民用一大一小两头牛,换回的粮食便足够全家富裕地吃上一年,尚有盈余换取其他物资。

    宣王欣然同意。七州确实急需耕牛,此交易能极大增强辽东乃至未来新朝的农耕能力。但他谋虑更远。

    “回复左贤王,”王爷对负责谈判的谢大人吩咐道,“粮食,本王有的是。但他需再加五千匹良马!告诉他,唯有守信的本王拥有更强大的铁骑,辽东才能与匈奴做长久安稳的生意,而非兵戎相见。让他自行权衡。”

    匈奴人确实犹豫了。良马是战备资源,输出过多恐生后患。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水生只觉此事难办,王爷故意抬高马匹数量,其实是给匈奴人预留了讨价还价的空间。归家后与小桃谈及此事艰难,小桃听闻需用大量粮食换牛马,而辽东七州尚需存粮以备王爷夺取天下后赈济百姓,心中忽生一计。她觉得此事若由女儿婉宁向王爷提出,若被采纳,对女儿亦有益处。

    婉宁听了母亲传来的法子,夜晚躺在王爷怀里道:“夫君,匈奴牧民逐水草而居,盐乃是必需品,且不易得。我辽东百姓广种大豆,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