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 章婚变(2 / 6)

nbsp; “崇仁,”崇安语气沉重,“看看我们这位云南的表叔。他家在云南经营多年,财源丰厚,常年往京城输送名贵药材。当年裴家遭难时,他可曾有过半分援手?多少亲朋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人管过我们死活!如今眼见王爷可能成事,表叔的信也就来了。崇仁,锦上添花易,急人之危难!尤其杜家当年是冒着天大风险、会受牵连的!这份大恩,我们裴家必须偿还!”

    “大哥,我……”

    崇安长叹一声:“我们欠杜家的恩情太重。杜夫人信中特意点明,她家嫡女与你年龄相配。我们家,无法拒绝。一个懂得信守承诺、知恩图报的人,和一个有前途的女婿,站在为人父母的立场,杜婶子自然想要后者。若杜叔叔还在京中为官,子女身份体面,何愁找不到好亲事?他怎会允许杜婶子写这样的信?正是因为困在化州那苦寒偏僻之地,儿女婚事艰难,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杜婶子才会如此!崇仁,你再细读杜婶子的信,她知道你的年岁,信中只强调你尚未成亲,与她家杜瑶‘正相配’,却只字未提你是否‘已有婚约’。这意思再明白不过:只要你未成亲,杜家就希望由你来娶杜羽瑶。”

    崇安又是一声深叹。作为长兄,这种事本该由他承担,可惜他已娶妻。他何尝不希望崇仁能娶谢家婉宁,只是面对这份如山重恩,他们兄弟半点拒绝的余地都没有。拒绝,便是忘恩负义。

    崇仁失魂落魄,声音干涩:“大哥,我……我想自己静一静。”

    崇安心疼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走到门口又折返回来。他拿起那两封信,心事重重地去找清雅。该如何向谢家解释这桩亲事变故,他得和清雅商量一下。

    崇仁独自留在书房,一口气吹灭了油灯,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黑暗中,他脑中闪过无数念头:替杜瑶另寻一门好亲事?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如今辽东的青年才俊,谁会愿意娶一个朝廷被贬县令的女儿?自然是盯着新贵官员家的闺秀。思来想去,竟无一条可行之路。

    厅里,崇安将两封信交给清雅。清雅用眼神询问,崇安为难地低声解释:“清雅……你看看这两封信。一封是我云南表叔寄来的,他在那边当县丞。另一封……是我们裴家的大恩人杜家婶子写的……” 裴崇安详细讲述了当年杜家是如何倾力救助他们兄弟的往事。

    清雅默默听完,又将两封信仔细看了一遍。她是亲身经历过流放之苦的人。当年她家何等显贵,流放路上,庶出的兄弟姐妹都没能活下来,祖父只能全力保全她和弟弟。她见过太多惨状,有人家甚至将庶女、小妾送给押解差役糟蹋以求活命。裴家三兄弟能全须全尾地活到辽东,可想而知杜家当年耗费了多少银钱打点疏通!更何况杜家还因此被牵连,仕途断绝,儿女前程艰难。在那苦寒边陲小县,连给孩子们请个好先生都难。裴家欠杜家的,确实是天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