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水师的威严。
封伯之赏,可让天下人知晓陛下赏罚分明,激励更多人投身保家卫国之大业。”
工部尚书贾赦也出列表态:“海战胜利,离不开水师将士们的奋勇拼杀,也离不开后方的后勤保障。
常魁等三位将军能取得如此佳绩,实乃不易。
封爵之举,能让将士们更有归属感和荣誉感,臣无异议。”
商部尚书林宇快步上前,满脸笑容地说道:“陛下,海寇肃清,海上贸易得以恢复,我大秦国的商业必将迎来新的繁荣。
三位将军功不可没,封伯之赏,实至名归。”
杨起听着诸位尚书的表态,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扫视着群臣,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此事便这么定了。
传朕旨意,即刻拟旨,封常魁为二等伯、张鲸为三等伯、尉迟勇为三等伯,赐府邸、田产、金银珠宝若干。
另外,大都督戚如蛟练兵有方,指挥合宜,拟旨擢戚如蛟为一等定海伯,于福州敕造伯府!”
这时,一名年轻的官员从队列中走出,他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抱拳说道:“陛下,臣以为封爵之事虽好,但还需谨慎。
三位将军虽立战功,但如此快地封伯,会不会引起其他将士的不满?”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顿时有些紧张。
杨起的脸色微微一沉,目光锐利地看向那官员,说道:“混帐!
常魁等三位将军在海战中出生入死,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朕封他们为伯,乃是对他们功绩的认可。
若因怕他人不满而不赏功臣,日后谁还会为朝廷效命?”
那官员被杨起的话吓得脸色苍白,急忙跪地磕头,说道:“陛下息怒,微臣一时糊涂,未能考虑周全。
三位将军战功卓着,理应得到重赏。”
杨起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说道:“起来吧,日后说话做事,需多思量。”
在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太极殿之上,气氛庄重而肃穆。
礼部尚书刘晨迈着沉稳的步伐,从朝臣队列中缓缓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打破沉默,
向端坐在龙椅上的陛下杨起躬身行礼,而后朗声道:“陛下,封爵一事,实乃国家之大事。
为彰显陛下对功臣的重视与恩宠,臣以为可举行一场盛大恢弘的封爵仪式。
如此一来,能极大地激励前方将士奋勇杀敌,让他们深知陛下的厚爱与期许;二来也可使天下百姓知晓我大秦对功臣的尊崇之意,弘扬我大秦尚武重义之风。”
刘晨言辞恳切,目光中满是期待。
杨起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眼神深邃而锐利,犹如夜空中的寒星。
他微微点头,声音沉稳而威严,缓缓说道:“刘爱卿所言,虽有几分道理。
然此次剿灭海寇,不过是小试牛刀。
常魁、张鲸、尉迟勇等几位功臣,皆是我大秦不可多得的将才,未来还有诸多战事等待他们效力。
他们如今在前线各司其职,轻动恐影响大局。
传旨之时,对他们多加勉励便是。
封爵仪式,便无需举行了。”
杨起的话语掷地有声,尽显乾坤独断之风范。
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