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殿试结束 未来可期(2 / 3)

/p>

时代变迁,社会情况亦有不同,律法当与时俱进。

汉承秦制,但又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损益。

我朝律法也应如此,定期修订,以适应新的实际问题。

而且,要注重律法宣传,使百姓知法守法,如此方能从根本上维护公正。”

车玉堂也上前说道:“大人,完善律法需集思广益。

可召集各地贤能之士,共同商讨律法之不足。

同时,借鉴他国律法之长,补我朝之短。

如古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学习他国长处,使赵国强大。

我朝律法亦应如此,博采众长,方能完善。”

林羽轩、贾兰、贾芸等学子也纷纷表自己的见解,有的从道德与律法的关系论述,有的从司法程序的公正阐述,各有亮点。

杨起与刘晨认真聆听着众人的回答,不时点头。

待众人回答完毕,杨起站起身来,缓缓说道:“今日殿试,诸学子皆展现出非凡才学与见识。

朕心甚慰。

经朕与刘尚书商议,今定三甲名次。

康近贤,才识卓越,见解独到,安边抚民之策切中要害,定为状元,入翰林院!”

康近贤大喜,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赵听涛,恩威并施之论,颇有见地,律法之议亦有可取之处,定为榜眼,入兵部听用!”

赵听涛亦跪地叩谢:“陛下隆恩,臣必为陛下分忧,为国家效力。”

“苏沐阳,重视人才与文化交流,所言极是,定为探花,入礼部听用!”

苏沐阳激动不已,伏地谢恩:“陛下大恩,臣愿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杨起接着说道:“秦钟、练九安、车玉堂,亦有不凡之才,秦钟为第四名,练九安第五名,车玉堂第六名。

其余学子,皆上榜,位列二甲三甲,具体职务由吏部商议后,明日报来给朕,

朕望尔等日后为官,清正廉洁,为国家社稷、黎民百姓多做实事。”

众人齐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场殿试,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

这些学子们,带着皇帝的期许,即将踏上各自的仕途,去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为大明王朝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康近贤身为状元,自是备受瞩目。

他深知责任重大,回到客栈后,便日夜研读治国之策,准备以所学回报朝廷。

赵听涛和苏沐阳也同样心怀壮志,他们交流着殿试的心得,互相激励,决心在官场中闯出一番名堂。

秦钟、练九安、车玉堂等人也没有丝毫懈怠,他们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而林羽轩、贾兰、贾芸等学子,虽名次稍靠后,但也满心欢喜,他们期待着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光热。

不久后,众人依例被授予官职。

康近贤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负责编修国史,参与朝廷重要文书的起草。

赵听涛被派往六部之一的兵部任职,协助处理军事事务,他凭借着殿试中展现出的对军事与律法的见解,很快得到上司的赏识。

苏沐阳则进入礼部,负责外交礼仪等事务,他所提出的文化交流之策,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