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荀连忙装作无辜的样子,“王爷,您可不能血口喷人啊!
我一心为朝廷着想,怎会做出这等事?”
昌隆帝沉思片刻,开口道:“杨起,你说有人陷害,可有证据?”
杨起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臣虽暂无直接证据,但此事疑点重重。
先,这龙袍出现得太过蹊跷,臣府中守卫森严,若真有人偷偷放入,不可能毫无察觉。
其次,举报人至今未现身,想必是心中有鬼。
还望陛下能彻查此事,找出幕后黑手。”
昌隆帝点了点头,觉得杨起所言有理。
他看向锦衣卫指挥使,“你即刻去查,这举报人究竟是何人,是否受人指使。
务必在最短时间内给朕一个结果。”
“遵旨!”
纪纲领命而去。
三日后,锦衣卫经过一番严密调查,终于查出举报人是林荀府上的一名家仆,是林荀威逼利诱,让他出面举报杨起,并编造了这一系列谎言。
真相大白,林荀被押上朝堂。
昌隆帝龙颜大怒,“林荀,你竟敢设计陷害忠良,意图扰乱朝纲,其心可诛!
来人,将他革职打入大牢,听候落!”
“陛下…陛下呀!
老臣冤枉,杨起不除,日后必为大患呀!
陛下………”
林荀被两个禁军拖出大殿。
……
杨起终于沉冤得雪,朝堂之上,阳光透过殿顶的琉璃瓦,洒下斑驳光影。
昌隆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带着几分愧疚,朝着阶下的杨起招了招手,
“破虏啊!
朕险些误信谗言,错怪了你。
你忠心可嘉,朕自会重重赏赐。”
杨起连忙躬身,恭敬地谢恩:“陛下圣明,能查明真相,还臣清白。
臣定当一如既往,为陛下、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他低垂着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昌隆帝微笑着点点头,“杨爱卿平身。
此次朕已查明真相,那林荀心怀不轨,妄图陷害忠良,朕已将他严惩。
你受委屈了,朕赐你黄金千两,良田百顷,望你莫要将此事放在心上。”
杨起起身,再次拜谢:“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
然而,他心中却清楚,这一场风波看似平息,实则暗藏汹涌。
昌隆帝虽为天子,但生性多疑,经此一事,难保不会对自己产生别样的心思。
退朝之后,杨起回到府中,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房沉思。
他深知,此次能逃过一劫,全凭证据确凿,可昌隆帝未必真的完全信任自己。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宫中便时常传来旨意,或是让杨起进宫商议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或是赏赐一些物件,看似恩宠有加,实则是昌隆帝在试探他的态度。
杨起每次进宫,都表现得毕恭毕敬,对昌隆帝的旨意言听计从。
但在府中,他却暗自加强了府中的守卫,行事也愈低调。
他明白,自己已成为昌隆帝心中的一根刺,稍有不慎,便可能再次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虽然以杨起的武力,就算立刻反了,也无人可以制约他,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