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政绩可察其为官之能,品德则观其为人之本。
唯有德才兼备者,方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昌隆帝不禁大笑起来:“好一个德才兼备!
朕问你,你出身何处?”
杨逸恭敬回道:“学生出身寒门。”
昌隆帝微微皱眉:“寒门?”
这时,一旁的王禄轻声提醒道:“陛下,这杨逸乃是秦国公杨起的亲堂弟。”
昌隆帝恍然大悟,龙颜大悦:“原来是破虏的堂弟,难怪如此才华出众。”
杨逸连忙再次躬身行礼:“学生不敢借堂兄之名,一切皆凭自身努力。”
昌隆帝走下龙椅,亲手扶起杨逸:“好,好一个凭自身努力。
朕欣赏你的才华和品性,
即日起,封你为吏部从四品从事,赐延平坊十进的府宅一套。
望你日后能为朝廷多多效力,造福百姓。”
杨逸激动得声音颤抖:“谢陛下隆恩,微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厚望。”
昌隆帝满意地笑了笑:“退下吧,好好为朕办事。”
杨逸再次行礼,退出了养心殿。
走出殿门的那一刻,杨逸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也下定决心要在这朝堂之上一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