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来客栈大堂内,杨起正准备和可卿冰清一起用早膳,刚刚坐下,就见杨逸从客栈门口兴冲冲的走进来。
“大哥!”
杨逸兴奋地喊道。
杨起抬头,看到杨逸满脸喜色,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笑着问道:“看你这春风满面的样子,莫不是有什么好事?”
杨逸快步走到桌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道:“大哥,小弟不辱家门,中了县试案!”
杨起一听,猛地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惊喜与欣慰,“好啊!
好啊!
我杨家出了一位才子!”
可卿和冰清也面露喜色,纷纷向杨逸道贺。
杨起拉着杨逸的手,说道:“快,坐下,与我们一同用早膳,好好庆祝一番。”
杨逸抬眼看到两位公主郡主嫂子,心中顿时有些犹豫。
他深知男女有别,
尤其是面对身份尊贵的嫂嫂们,应当避嫌。
一时间,杨逸站在原地,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杨起见他不动,疑惑地问道:“怎么?还不快坐下。”
杨逸微微低头,拱手说道:“大哥,嫂嫂们在此,小弟不便一同用膳,恐有失礼之处。”
杨起爽朗地笑了起来,“你这小子,何时变得如此拘泥?这里都是自家人,无需这般顾虑。”
杨逸心里暗自嘀咕:“大哥心宽,可我不能失了礼数,万一传出去,对嫂嫂们的名声也不好。”
但嘴上还是说道:“大哥,礼不可废,小弟还是改日再来与大哥相聚。”
可卿见状,温柔地说道:“叔叔如此知礼,实乃难得。
但此刻既是喜事,一同用膳也无妨。”
冰清也点头说道:“是啊,莫要因为这些虚礼,坏了此刻的欢喜。”
杨逸心中感动,嫂嫂们如此通情达理,但他仍坚定地说道:“多谢嫂嫂们美意,小弟心意已决,还望大哥和嫂嫂们见谅。”
杨起无奈地摇摇头,“也罢,你这性子,倒也执拗。
那改日,大哥单独为你设宴庆祝。”
杨逸感激地说道:“多谢大哥,小弟定当更加努力,在府试中也取得佳绩。”
说完,便向众人行礼告辞,转身离开了客栈。
杨逸走在大街上,心情依旧激动不已。
他想着大哥的支持,嫂嫂们的关怀,心中暗暗誓,一定要在科举之路上闯出一番名堂,光宗耀祖,不负家人的期望。
………
四月十六,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长安府的府试考场外,人群熙熙攘攘。
杨逸身着整洁的青衫,怀揣着紧张与期待,早早地来到了考场外。
他深吸一口气,踏入这庄严的考场。
考场内布置得井井有条,桌椅整齐排列,监考官员们神色严肃。
杨逸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轻轻抚平桌上的纸张,等待考试的开始。
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锣声响起,府试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道试题是策论,题目为“论水利兴农之要略”
。
杨逸略作沉思,脑海中迅浮现出平日所读的典籍和对农田水利的观察与思考。
他提起笔,写道:“水利者,农之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