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应州城百姓的心中。
杨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他决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为大周的百姓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而努力,
不让任何人来打扰这种简单而幸福的平静生活。
就在这时,牛继宗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杨起身边,他拍着杨起的肩膀说道:“贤侄,刚刚收到锦衣卫传来的消息,
陛下让我留下五万人和我的副将去瓦剌草原外围那里建造升平城,他们就留在那里驻守了。
至于大同府,
还有应州城以北的这些县,我打算留下两万人防守。
这样一来,其余的,包括你的虎威营在内,共计三万兵马可以随我们一起班师回朝。
毕竟,他们本来就是边军,如果全部被调走,边境线可能会出现问题。”
杨点头,表示理解。
他知道,作为一名将领,必须要考虑到全局。
虽然这次胜利让大家兴奋不已,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边境的安全。
而且,他们这支军队已经连续作战多日,需要休息和调整。
如果继续留在边疆,
不仅士兵们会疲惫不堪,还可能引更多的麻烦。
所以,他觉得牛继宗的安排非常合理。
牛继宗见杨起没有意见,接着说:“不过,这次我们回京,恐怕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尤其是那些对我们不满的人,
他们可能会趁机找麻烦。
所以,我们要小心应对。
另外,我们也要向陛下汇报这次战争的情况,
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奖励。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朝廷的动向,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总之,这次回京,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杨起听了,心中暗自警惕。
他知道,这次回京后,他们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但他并不害怕,
因为他相信自己和牛继宗一定能够应对好各种困难。
只要他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于是,他坚定地回答道:“牛伯父放心,我们一定会小心行事,不会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
十一月初三辰时
牛继宗安排好各项任务后,就和杨起一起率三万精锐兵马慢慢的朝神京城的方向进,正式凯旋而归,得胜还朝,走走停停的一直走了一个月,才到达神京城郊外。
“贤侄,这里距神京城大概还有二十里左右,咱们再有个一个时辰,应该就能到神京城了!”
离开神京城快七八年的牛继宗非常激动的说。
杨起看着激动的牛继宗,“牛伯父,离开神京多年,想家很正常。”
“你小子,没错!
也不怕你笑话,我老牛离开京城快七八年了,当然想家里的老婆孩子啊!”
牛继宗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就在这时,远处奔来一骑,来到近前,下马叉手行礼,“标下御林军百户林安见过二位伯爷,陛下已命内阁辅大人率文武百官在神京城外十里等候,恭迎二位伯爷凯旋归来!”
“林百户不用多礼!”
杨起回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