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明思克获得成品油不如北都那么方便,但利用第聂伯河,从距离明思克不远的莫吉上岸,其实也不算麻烦。
还有三条线路,第一条是从旦泽上岸,第二条是从波罗堡上岸,第三条最短,但需要通过瑞典控制的维尔纽斯。
波罗的海南岸地区被瑞典视为保护斯德哥尔摩的屏障,轻易不会与他国交换土地。
朱慈烺认为卡尔十一世应该对两国整个换地的事情也不太感兴趣,否则早就加入了。
等到以法、荷、普为主的欧洲诸国与大明帝国签署了换地协议之后,留给瑞典的换地空间也就不大了。
现在卡尔十一世还能获得的地盘也就是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不过当地在西伯利亚寒流的控制之下,气候可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要冷的多。
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跟法国与瑞士做邻居,仍然可以跟原来的欧洲伙伴厮混……
为了不引起老朋友的焦虑和紧张,朱慈烺从未提过要获得波罗的海南岸的事情。
想必瑞典也不能把大明如何,除非对方也能造出核武器,不过那是两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明思克西北方向是一处斜向的高地,其重要性类似于戈兰高地。
只要控制住这里,便可确保新都在波罗的海方向上的安全。
为了不刺激到大明帝国,卡尔十一世也只在波罗的海南岸地区驻扎了三个旅。
对此,有大臣提议将新都迁至莫斯科,毕竟那里在冬季也不算很冷。
整个提议得到了很多饶赞同,莫斯科冬季一般也就零下十几度,大部分人都完全可以接受。
不过朱慈烺知道,就算是莫斯科,所谓的战略纵深在特殊条件下,也会形同虚设。
譬如被法国矬子打穿那次……
在某皇帝心里,巴不得瑞典跟瑞士一样作死,自己就能名正言顺第将其收拾掉了。
理论上,将都城搬到澳州去,应该是最安全的。
那里距离各大洲都足够远,南极企鹅也威胁不了自己。
但是那样一来,早晚会削弱自己对北地的掌控。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