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天龙八步(2 / 6)

已经烟消云散了。

    躲在角落里的少量余孽掀不起大风大浪了,更多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发生在交通不便的部落之间的。

    由于周边没有强敌,南美唯一的大国还是自己的盟友,帝国订购的一千架直升机,多半都是用来巡逻山区和雨林的。

    原本订购了两千架,不过考虑到可以兼顾提升盟友的军事工业水平,朱慈烺便提议将其中的一半放到印加帝国去生产。

    说白了就是散件组装,发动机、螺旋桨、仪表、机体都是在大明做好的,即使运到那边攒起来而已。

    项目本身没啥问题,问题在于之前

    “黑脚信天翁”战机放到印加帝国去生产,在生产的初期,成品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以至于在投产后的前两年,印加空军飞行员拒绝驾驶本国生产的战斗机升空,因为此前已经摔掉了二十多架同型号战机,因此牺牲了十余名飞行员。

    然而从明帝国进口的同型号战机就完全没有质量问题,波洛只能在安抚空军上下的同时,批准分三年,每年再进口一百架

    “黑脚信天翁”。看似摔掉的战机并不算多,但两年摔没了一个中队的战机,而且印加工厂每年的产量也只有四十八架而已。

    这就等于四分之一的战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员工不细心所致,与从明帝国进口的零部件无关。

    这很容易验证,用这些战机的零部件当器官捐献者,其他原装进口货就没啥问题。

    反之,用这些零部件在当地攒出一架战机,这玩意就是

    “飞行棺材”……昊菁皇帝闻讯不禁想起了三哥引进的苏-30ki的故事!

    这么算的话,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与印加帝国飞机公司的水准有一拼啊!

    由于这个已经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印加海陆空三军在采购直升机的同时,都要求在本土组装的前五年,继续从明帝国购进原装货。

    为了迎接直升机的到来,印加海军早已按照明帝国海军的标准,对不少大型战舰的后部进行了改装,使其机库至少能够搭载一到两架直升机。

    奥斯曼帝国三军对直升机的需求也非常迫切,海空军需要对地中海东部的诸多岛屿进行巡逻。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