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超过五亿(2 / 7)

海军将会在十年内拥有五艘三级铁甲舰,加上二十四艘一级铁甲舰(其中八艘由法国引进技术自行建造)。

    而荷兰海军却通过套现南非,实现了对法国同行的反超。

    特罗姆普的舰队将会拥有七艘三级铁甲舰和三十一艘一级铁甲舰,成为全球第三大海军力量。

    截止到昊菁二十七年(1670),全球实力第一的舰队仍然是郑氏。

    铁甲舰队(南海舰队)包括即将入役的四艘定远,以及八艘吉野、六艘来远、五十艘致远,总计六十八艘铁甲舰。

    北廷海军两大舰队(渤海舰队与黄海舰队)包括四艘同期建造的定远,另有十一艘吉野、十六艘来远,二十艘致远,列装五十一艘铁甲舰。

    尽管数量上逊于郑芝龙的舰队,但由于大中型铁甲舰较多,在单舰吨位上,是超过对方的。

    但这绝对不是某新皇理想中的海军舰队构成模式,因为你不只能指望致远这级别的战舰长期执行远洋任务,甚至参加未来的战略决战。

    某新皇的打算就是以后近海防御用致远和来远,远洋舰队一律装备大中型作战舰艇,吉野起步,上不封顶。

    不过战舰的吨位结构上大致是固定的,那就是经典的四四二!

    也就是超级战舰占两成,大型战舰与中型战舰各占四成,这样的配比最为合理。

    原因很简单,大舰多了,朝廷根本承受不起。

    大舰少了,又会严重影响主力舰队的作战实力。

    根据薄珏的反复计算,预计第一艘万吨级铁甲舰的造价,将会攀升到近八百万两银子。

    虽然是包括武器在内的价格,而且考虑到了建造五年的通胀因素,但也绝对会让朝臣们咋舌不已的。

    采购一艘战舰就高达八百万两银子,虽说批量建造会降低成本,但单舰成本也不会低于七百万。

    揭暄早就看过铁甲舰的研发路线了,故而对万吨级铁甲舰自然是求贤若渴。

    最好一次采购四艘,这样便于编为一个编队,可以并肩作战,发挥该型战舰的最大战力。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采购成本极高,四艘总价不会低于两千八百万两银子。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