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谨,对我等来说可不是好事。”
徐晃如实回答,心中却在赞叹刘辩敏锐的观察力。
刘辩细细观瞧了一阵后才开口说道:“我看书上说,守城最重要的事两件事物:一是粮;一是箭。
如今贼子只是围城还好,我等还能耗得起。
若是攻城……箭矢不足啊……难怪公明今日如此急迫,原来是想要逼战。”
“陛下才思敏捷。”
徐晃赞叹一句,却又叹息道,“可是陛下,如今冬日,粮和箭都不是最紧俏之物,最要紧的是柴。
若没了柴,恐怕我等都要冻死在城中。”
“那他们会围而不攻?”
“陛下,臣……不知。”
“哈……世间艰辛,不过如此。
莫要操劳这些了,早些休息吧。
俗话说水来土掩,兵来……你挡。”
刘辩起身走到徐晃面前,轻声道,“朕,信得过你。”
说罢,刘辩就走出了署衙。
望着刘辩离去的身影,感受着刘辩留下来的信任,徐晃心中压力又增加了一分。
不过刘辩说的没错,以他现在的状态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的,不如养精蓄锐……
徐晃是放下了纠结起身休息,走出去的刘辩眉宇间却带上了一丝愁容。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杨秋说道:“从现在起,步兵营枕戈待旦,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
“遵旨。”
“杨秋,你似乎很高兴?”
“陛下欲战,臣自然高兴。”
“朕从来不是不想战,只是想让你们活下来而已,让你们这些忠义之士活下来,至少不能死在外面那些卑鄙之人的手里。
若是有选择,若是朕一人有能力,谁会放弃祖宗的江山基业?”
“陛下,臣等不畏死,更不畏为陛下死战!”
“所以朕才想让你们活下来,让更多心念大汉的将士、百姓们活下来。
世间没了大汉,没了我刘氏,但史书上不能没有!
大汉四百年辉煌不能被践踏与埋没!”
“陛下……”
不知为何,杨秋眼眶忽然有些酸楚。
做为一个可能的末代皇帝,刘辩是可怜、可悲的,就像是站在山巅的蹒跚幼童,每一个选择都会让他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站在山巅又只能活活冻死。
不过杨秋依旧固执地认为刘辩还有机会,因为站在山巅之上就意味着存在一条通往山巅的路,想要平安,只要找到那条路就可以了。
刘辩见杨秋没有立即回复,便知道自己又做了无用功,无奈叹息一声,便自顾自向宅邸走去。
自从得知敌军出兵他便搬离了署衙,军情如火,他可不想因为自己不小心耽搁了徐晃的军情。
虽然他安慰徐晃早些休息,自己却有很多事情要做。
如今他不是什么皇帝,就是一个县令,管着一城的百姓,鸡毛蒜皮的琐事将他禁锢在桌案前难以活动。
署衙和宅邸相隔并不算远,除了见到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外,一路安然无事。
城外大敌当前,人心惶惶。
刘辩也不在意几个想办法开溜的百姓,毕竟士兵们士气正旺,可陈仓的人心相当低迷,谁也不愿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