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应战十二(5 / 6)

孔圭面前,笑眯眯地看着孔圭,还伸手示意孔圭可以开始表演了。

孔圭没有表演,而是呆呆地看着奏章,仿若深幽天外。

王弋可不会等他,他让吕邪将奏章从头到尾都念了一遍,大殿中再也没有一个臣子向他龇牙,全部陷入了沉默。

其实沮授提出的建议非常简单,就是稍加更改了王弋的计策。

王弋想要在士林之中征集一篇开蒙之作,沮授则加上了可以署名的权力。

这个名可不是简单的将姓名写上,而是一个作者简介,包括了姓名、籍贯、所学、着作等等一系列的成就。

如此一来很多人就开始在心中打起了小九九,他们没想到沮授仅仅是建议开设蒙学,同样也没想到竟然有作者简介。

他们反对王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了学问等于失去了稳定的声望来源,世家没了声望也就没了影响力,以文化传家的世家只能走向没落。

可王弋这次是打算将他们一辈子能够获得的名望一次都给了,甚至可能是一辈子都获得不了的名望也给了,若是能够被选中可不仅仅是在孩童心中留下印记,还可能青史留名,不能不让他们心动,唯一的麻烦只有王弋只给了一个名额。

他们既不说话也不讨论,显然已经明白这是王弋的计策,却由不得他们不上钩。

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他们担心就算结成联盟自己不写,自己的盟友也会私下写出来。

毕竟只要王弋统治一天,开蒙之作就不会轻易更改。

而且就在此时,荀彧补上了最后一刀:“殿下,臣有事奏。”

“文若请讲。”

“殿下,各州郡正在大力建设,所耗银钱不计其数,户部压力巨大,朝廷负担艰难。

既然殿下想要开设蒙学,臣以为可以将一部分的笔墨纸砚由官府经造,低价卖给百姓,薄利多销。

如此一来,一可以缓解户部的财政压力;二因为由官府经造,可以更广泛地惠及百姓。”

“笔墨纸砚若都由官府经造,难免会出现因独有而偷工减料的情况。”

王弋沉吟了片刻,给出自己的决定,“文若的见识孤还是信任的,你将笔和纸以质量划分一下等级,低级的由官府经造售卖,不可染指高级的纸笔。”

“喏。”

荀彧答应下来,又问道,“殿下,那墨和砚该如何?”

“你写一封奏疏,孤下旨让各级官府将最简单的制墨方法张贴出去。

百姓愿意买就去各家商会买,买不起就自己制作一些。

反正是蒙学所需,用不到太好的东西。

至于砚台嘛……”

王弋想了想,笑道,“文若可能不知,孤最初练字时,随便在河边捡了一块石头当作砚台,也不是不能用,哈哈……”

若是甄姜在场,对王弋的话一定嗤之以鼻。

王弋流浪的时候哪有时间练字?真正开始练字乃是在甄家混吃混喝的时候。

那时候甄家都觉得王弋是个大才,伺候得相当精细,用的都是能工巧匠精雕细琢的东西。

在河边随便捡的?

瞧不起谁呢?

荀彧当然不知道这些事,他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行,低劣的墨本来就粗糙,用再好的砚台也很难磨好,还不如随便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