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应战十三(4 / 6)

p>

本官也不指派谁了,就本官自己一人,你们御史台一起上吧。

随便在哪一样中赢了本官,都算本官全输。”

御史台一众官员闻言立即哑火,王弋有些哭笑不得。

王弋一直觉得人与人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正常人只要在一个方向上不停地努力,不说到达巅峰,中上也是没问题的。

毕竟他本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权谋这种东西他最开始什么都不懂,现在不也成为了一个高手吗。

可有的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任何人的差距真的非常大,周瑜不过二十出头而已,掌管的还是水军,却能凭借自己的威望压服典军府的一众将领,都对其钦佩有加。

而且周瑜本身还是个素养极高的文人,平日里论道的都是郑玄之辈,是个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相较于年纪比他大的太学院学子们,周瑜从不会年轻气盛,只会用最平淡的口气说出一个最打击人的事实,其他人根本无力反驳。

御史台中没人愿意和周瑜较量,即便他们不服气,也明白他们没有那个能力。

“御史台的同僚,没人愿意和本官切磋一二吗?啧……可惜了。”

周瑜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终于有人被嘲讽到失去理智,回道:“不过匹夫之勇,有什么好炫耀的。”

“确实没什么可炫耀的。”

周瑜看了那人一眼,笑道,“文章、音律、数算、画作、棋艺都是小道,消遣而已。

君子六艺也不过是闲暇之余陶冶情操,没必要在这朝堂上提及,不如我等换一些吧。

为政一方、排兵布阵、邦交经略、吏治民生,挑一样吧,一起上也行。”

“你!

你这么厉害,殿下为何还需要我等?”

“哼,如我这般,殿下麾下不知几何,尚不能助殿下平定天下,尔等那般才能,不思团结一心,妄想争权夺利?殿下心如明镜,本官劝你们做好自己的事。”

周瑜的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转身行礼道,“殿下,听闻太史子义将军箭术了得,臣举荐太史将军教导诸位公子箭术。”

“子义啊……”

王弋面露难色,说道,“子义统帅后军在幽州休整,恐怕没有那个时间啊。”

此言一出,一众官员又活络了起来。

虽说目前想要得到礼部尚书的位子看起来有些困难,但是若能掌握后军……也是很好的。

唯一的麻烦就是兵部和典军府都是王弋死死握在手里的机构,他们没能将自己人安插进去。

就在官员心中盘算着小九九时,荀攸难得起身表了自己的想法:“殿下,臣有话说。”

“公达请讲。”

“殿下,臣一路追随殿下至今,亲眼目睹了殿下从幽州贫瘠之地如何完全掌控五州之地。

殿下以兵兴、以民盛。

带甲十万,征伐必有规矩;

贤良无数,裁决并不独断;

国库丰盈,行事必遵礼法。

臣以为,一国之君若不知兵,则穷兵黩武不远,败亡可见;若不知贤,则只闻奸佞谗言,惑乱朝纲;若不知财富得来不易,则必会横征暴敛,百姓揭竿而起。

殿下以军伍始,臣以为各位公子亦要知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