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局(4 / 6)

的罪名将所有的商人一同收监,将他们的财产全部没收,人还关进了大牢。

一众商人大呼愿望,凭借着身上仅有的一些财富,一些人探听出了其中详情。

原来除了马铭来了和走了这件事是真的以外,其他的事情全是假的。

马铭没有大肆敛财,也没有派县吏强买强卖,一切都是那个假扮马铭仆从的贼子策划的骗局,马铭是个清廉的官员,只是被贱人偷用了名声而已。

马铭没有错,县衙没有错,有错的只有聚众不轨的商人,仆从以最快的度交代了实情,说是准备用这些钱招兵买马当山贼劫掠,那些商人都是帮凶。

这本应是大案,可县令却直接跳过了审讯的过程,将这个案子定了性。

小国商人的家产全部被县衙没收,他们原本的贸易位置立即被县里面的大族代替,人也被直接驱逐出城。

而且县令还搞了一些区别对待,高句丽的商人允许携带一种交通工具和一些干粮,毕竟马铭这次是去出使高句丽的。

其他小国的商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全家每人只能保留一件单衣,在这个冬末春初的季节,一件单衣和什么也不穿没什么区别,并不会拖延被冻死的时间。

到了这个地步傻子都知道这是一个局,马铭最开始确实不是收礼,而是借着收礼的名义聚集了城中大族一起商量如何瓜分他们这些小国商人的利益,后面的那些事都是演给他们看的。

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先马铭赢了三次,获得了名声、钱财以及城中大族的人情;再就是县衙获得了功绩和财富;最后是大族获得了商路,只有小国商人受伤的世界打成了。

当然了,这里面误伤是肯定有的,毕竟汉人也有一部分小商人受到了波及,可这和马铭没什么关系,如何处理是县衙的事,是一起收拾了还是放了他根本不在乎。

当小国商人们被驱逐出城后,这个局最精髓的地方来了。

县衙按照马铭的吩咐并没有立即将商人们赶出去,而是等所有人都准备好之后趁着夜色一起放出城池。

这样一来高句丽被特殊照顾就立即引来了公愤,人性的复杂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商人们没有请求高句丽商人带他们一起走,而是聚集在一起尽量杀死高句丽人,抢夺他们带出来的补给。

尽管这些补给根本不够他们活下去,尽管高句丽人也是受害者,可他们依旧将所有的愤怒都倾泄在高句丽人身上。

大部分高句丽人被残忍杀死,可由于县衙让他们带了交通工具,仍然有一部分人骑马逃走。

如此一来,夺取财产的仇恨在血仇面前似乎就不够看了。

小国之间不怎么和谐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则拿着他的剧本前往了下一座城池。

马铭就这样一路祸害到了高显,沿途被他整得支离破碎的家庭不计其数,单单地契就装了满满一车。

当然,他用了不止一个计策,恶毒的诡计层出不穷,有县衙给他打配合,再凭借马家的威望和马日磾礼部尚书的名头他从未失过手。

典韦对马铭这么做十分不理解,马铭并不贪财,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将包括涉事人员在内所有的事情极为详细的以奏折的形式汇报给王弋。

他每座城池留下来的仆人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