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是勉强够用。
可这份清单上清清楚楚写着,世家献上来的物资足足是府库中的四倍有余。
这实在是太疯狂了,要知道这里可是幽州,虽然离冀州比较近,依旧算是大汉郊区。
幽州这才太平几年?世家之中就累积出这样的财富了吗?
“不少啊……”
王弋的声音有些阴冷,淡淡的说道:“德然你去告诉他们,我会还给他们的。”
刘德然闻言笑容愈苦涩,无奈的说道:“主公,您还不了。
钱粮还了,可这人情怎么还?您这个人情欠定了。
而且您也别想着去查什么钱粮的来源问题,我能保证都是干干净净的。
蠢货这些年都被您杀得差不多了,剩下这些比猴还精。
您不还,他们会得到名声。
您还了,他们依旧会得到名声。”
“名声?”
王弋狐疑的问:“他们只想得到名声?”
“当然不是。
有了这份礼单,那些人的名字可就直接出现在您面前了,怎么样也会混个脸熟。”
刘德然给王弋解释了一下大汉官场的潜规则:“到时候某个县有了职位空缺,只要有人举荐,他们的机会自然而然要打上很多。”
王弋一阵头大,汉朝举荐制的局限性实在是太大了。
前期还好,察举制里每一科都有着严格的审查。
但是后期这帮人都找到了漏洞,根本不好好审查,给钱就能过。
这就导致大汉的官员中什么人都有。
征辟制就更闹心了,征辟对象能让上层了解到的绝大多数只有名声这一条。
左灵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幽州名士,当上三公的第一条重大决策就是建议刘宏放弃整个凉州,大汉不缺那点土地……
王弋现在招募人才的主要手段就是征辟,不要觉得王弋熟知历史人物就不需要遵循规则。
且不说那些人喜不喜欢他,有名的人才就那么多,现在必须由他亲自任命的官员就有几百。
各地县令县长不提,县尉、县丞都需要王弋亲自批示才行。
还有一些太守属官、刺史属官以及在邺城的一些中枢官员。
“就没有办法治他们了吗?”
王弋非常不爽,有才能他不会吝惜官职,可向涿县世家这样和作弊有什么区别?
“有。”
刘德然没有让他失望,有些阴狠的说道:“将他们任命为邺城的官员,然后……”
王弋看到刘德然伸手十分隐晦的划了一下,便立即明白了刘德然的想法。
这些世家想在王弋面前混脸熟不是为了什么大贵,却是想要大富。
那些人的脑子还算不错,知道凭借自己的才能根本不可能在王弋的中枢混出什么明堂,他们想要的是外放一方县长,而且还是那种偏远地区的最好。
当初王弋为了拉拢公孙家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将一整个郡都划给了公孙家。
王弋现在没有收回那片土地处于两方面考虑。
第一方面公孙家非常识时务,王弋让他们训练海军,公孙家训练好之后就不管了,直接交给王弋,让他派人统帅。
另一方面那地方王弋不怎么想要,乐浪郡就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