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冀州进行时四(2 / 5)

p>核算了一下成本,这种消耗就算是王弋也负担不起,还是投石机实在一些,想办法扔炸药包吧……

其实王弋有些想当然了,别说是汉代,就算是火枪大规模列装的初期,火枪兵也打不过弓箭手。

在线膛枪和子弹没有改良之前,远程部队大多都是弓箭和火枪混搭的。

早期火枪取代弓箭的原因是不需要太多的训练时间,训练一名合格的弓箭手少说也要一两年,多的十几年都有。

火枪两个月都多说了,只要记住操作谁都能用。

王弋想要组建火枪部队是因为想到了神机营,然而他也不想想,神机营是个什么军队?大明三大营之一,职业火枪部队。

而且明朝的火器有多达?他这一穷二白就想弄个神机营?玩笑不是这么开的。

更何况他还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全天下最懂火枪的就是他,可他也就懂个脚趾甲,能造出滑膛枪都是工匠们的技术好。

大炮就更别提了,扯淡的东西。

炸膛的时候只有几个人受伤,但开炮硬是吓死两个,这谁受得了?

炸药包同样很不顺利,火药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引信却解决不了。

王弋的土火药想要达到杀伤效果,冲击波不太行,只能依靠破片。

那对爆炸的时机要求就非常高了,这不是现代反恐,扔个手榴弹能把门关上。

王弋的炸药包扔到对方阵地上就得炸,不然敌人都跑没了。

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炸药包被投石机扔出去后,引信不能在高移动中被风吹灭了,不然让别人研究明白王弋该睡不着觉了。

这个还算好,用火油侵泡布条倒也是能解决。

麻烦的是时间的把控,太长不能保证落地后立即就炸,太短还没扔出去就炸了。

逼得王弋都打算将少量火药绑在羽箭上当震爆弹用了。

这件事王弋交给了张白骑负责后续,倒不是因为多信任,那些造火药的术士只有张白骑能制得住,术士里面高人也有,能看破幻术的只有张白骑。

由于有些异想天开,王弋在武器开上受阻颇多,没有技术积累想要从无到有将某种东西武器化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这条路注定是漫长且没有尽头的。

当然他也不是诸事不顺,手下工匠终于给他找到了能成为他想要的弓弦。

太史慈在幽州已经训练两年了!

现在才找到能作为量产弓弦的东西,王弋哭的心都要有了。

因为太史慈训练的部队不是一般的弓箭手部队,王弋准备给那些人装备英格兰长弓。

热武器王弋确实不怎么懂,但说到冷兵器那王弋可就笑嘻嘻了。

作为阵地战使用弓弩的巅峰之作,英格兰长弓不论射程、射还是威力都当之无愧。

唯一麻烦的就是这东西想要熟练使用必须经过大量训练,要不然根本玩儿不转。

王弋曾经亲自试过,他算是这个时代箭术上的绝对天才了,一分钟不过射出了十箭,太史慈用上气也不过十二箭。

但太史慈却对这种长弓爱不释手,原因无他,射程太远了。

轻箭一百步,重箭七八十步,射还非常快,压制力简直无敌。

王弋给了太史慈五年时间,让他训练出一万五到两万长弓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