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闹剧(3 / 6)

的部队。

想要打赢几乎不可能,太史慈的部队从张飞手中调过来的,战斗力惊人。

高干的目的就是拖延时间,他下达的命令是骚扰完就撤,尽量拖延太史慈的脚步,等待袁绍派大将回防。

黑灯瞎火之下太史慈吃尽了苦头,最后完全是靠强悍的兵员素质硬杀到了白马城下。

太史慈十分清楚这件事绝对不能拖,于是也没有让部队休息,直接下令攻城。

王弋的战争策略终于在这一个展现出了威力,黑暗中无数箭矢下雨一般落在城头,对白马守军形成了火力压制。

不过蒋义渠倒信心十足,他进攻的手段确实不行,当初指挥王芬的军队就能看出来。

可防御是他的强项,守城拼的就是组织能力,这一点他自信不输任何人。

这就导致了战况非常胶着,太史慈的士卒凭借箭矢压制冲到城下,蒋义渠却能带人顶着箭雨将冲上来的士卒打退。

其实这一战太史慈是吃亏的,为了渡河方便,他根本就没带什么攻城器械,唯一的辅助手段就是那些破梯子。

相反蒋义渠在适应了箭雨洗地后越打越顺手,甚至想到了如何有效应对全身甲胄士卒的方法。

面对这种刀剑很难造成有效杀伤的士卒,蒋义渠直接命人用大枪将对方推下去,活活摔死。

胶着的攻防战打倒了天色渐亮,直到高顺到来才改变了太史慈被动的局面。

高顺是一个几乎拥有完美将领模版的人,沉默寡言、忠诚可靠、头脑冷静、武艺不凡,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当完成任务为信条。

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性子有些过于执拗,但也正是这种执拗赋予了他成为名将的可能。

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士兵,高顺的士卒将他视为偶像,不自觉间进行着模仿。

这也就导致了他麾下士卒和他的性格差不多,从而造成这些士卒变成了一个个没有任何感情的杀戮机器。

王弋不喜欢这样的人,可他却需要这样的人。

他给着五千人装备了非常精良的装备,不仅甲胄坚固、刀剑锋利,每人甚至还配备了一支小弩。

王弋没有陷阵营,但他相信这支部队绝对不会比陷阵营差,只会比陷阵营更强。

高顺对王弋的做法很满意,他也没有为这支部队起名字,他们只是张飞麾下军团中的一个营而已。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没有名号的营,却颠覆了太史慈的认知!

“攻!”

随着高顺一声令下,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响彻战场,第一批次攻城的一千人举着盾牌一步一步走向城墙,缓慢而又坚定。

这些人非常奇怪,按理说攻城就要快接近城墙,可他们却一点也不着急。

哪怕是被箭矢射中射死,后来人也只会夸过那具尸体,尽量不去破坏阵型。

“高将军,为何不让士卒们跑步行进?”

太史慈有些疑惑,这不是在送人头吗?

高顺却沉声说道:“一味的悍勇更适合突破搏杀,并不适合这种阵战。

保持阵型不便一方面会给对方非常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则能保证攀爬城墙时我们会有尽可能多的士卒同时出现在城墙上。”

太史慈依旧有不同意见:“可是高将军,跑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