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家挨户的问。
那些不在册的人口其实算得上是公孙家的奴隶,是私有财产。
但那年头儿为了土地兼并谁家没动点手段?哪有几个手上是干净的?
蔡琰就找人把庄门一堵,也不让去上工,也不让去耕作,誓要将公孙家每一块田地怎么得来的问个明白。
开始的时候公孙家还想和她耗着,毕竟公孙家地大了去了,蔡琰肯定查不完。
地是查不完,人却可以杀完。
蔡琰查出一桩冤案就没收一块土地,随即挑选一个公孙家倒霉的管事干掉。
公孙家的人受不了,派人去找徐荣帮忙,希望徐荣能将蔡琰抓起来,最不济派兵挡住也好。
徐荣出身辽东,和公孙家的关系非常不错,接到求救之后带着五百士卒就来了。
结果看到那二百卫士之后掉头就走,给他一千他徐荣都敢杀上白狼山,根本打不赢。
公孙家后来换了个思路,派人去襄平告状,希望辽东郡太守能帮他们主持公道。
辽东接到求援之后倒是派人来了,十几个小吏加入了蔡琰的队伍帮着她一起清算公孙家。
没办法,现在辽东郡守已经没什么权力了,如今整个辽东郡刘晔说了算。
公孙家服了,管事的真不够杀,蔡琰在被调走之前已经将目光看向公孙家族人的脖颈了。
就这样,公孙家给王弋交出了四万户人口以及大片的土地外加两个嫡子。
不给不行啊,蔡琰下手是真的狠,往人家根儿上刨。
最终王弋让刘晔接收了大部分人口和全部的土地,登记造册,分土地组织耕种。
将工匠什么的全都送到了辽队,进行制造和科研。
辽队现在的人口其实不多,别看送过去了大批黄巾,满宠那个丧心病狂的让他们全都去挖矿,实行十十零工作制。
这个十十零可和后世的九九六不同,它是指十个人为一组,每天工作十个时辰,有一个跑了全组都别活。
所以现在辽队还是很缺人口补充的。
扯远了,蔡琰现在对王弋很不满,她很讨厌这种谋划实行到一半被打断的感觉,现在掐死王弋的心都有。
王弋也没办法,收了人家的好处总不能再整死人家,不然以后哪还有世家来投靠他?
看着蔡琰不善的眼神,王弋只能劝说:“差不多就收手吧,我是让你去收服他们的,不是让你去弄死他们的。”
蔡琰却眉头皱起,低声问道:“若以后河东卫氏来投靠你呢?”
这个问题王弋没法回答,怎么回答蔡琰都不会满意。
回答拒绝就是否定了蔡琰现在的做法,回答收留则是否定蔡琰辅助他的初衷。
沉思良久,王弋缓缓说道:“我会收留他们,但他们死不死就看你的本事了。
我不会给你冤枉他们的机会,同样也不会包庇他们。”
没错,王弋就是在鼓励手下人进行政治斗争。
这种事情根本无法避免,现在他手底下就这么点儿人,还没什么世家,就已经有分派系的苗头了。
王弋很清楚他不可能让所有人目标都一致,与其暗戳戳的互相针对,不如将这件事摆在明面上,至少他不用担心做决定的时候被手下人互相扯后腿。
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