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港地面基地,新落成的航天学院阶梯教室內,灯火通明。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正播放著轨道船坞传来的实时画面:
星舰龙骨上,巨大的引擎模块被装甲板严密覆盖,只留下深邃的喷口。
画面旁边,是引擎核心能量结晶被激活时散发幽蓝光芒的特写,以及复杂的环形磁场结构动態示意图。
台下,五十名身著崭新学员制服的年轻人屏息凝神。
他们年龄在十六到二十岁之间,是从此界各倖存者基地选拔出的首批航天预备学员。
经歷过病毒的绝望与重建的艰辛,此刻望向屏幕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星空的渴望与纯粹求知的专注。
讲台上,来自主世界的轨道动力学专家周明远关闭了视频。
他身后全息投影切换成一个旋转的三维坐標系,复杂的公式和向量符號悬浮其中。
“刚才看到的引擎启动,其基础物理原理,就是我们接下来课程的核心,高比冲聚变推进系统的工质约束与能量定向喷射。”
周明远的声音清晰平缓,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传统化学火箭依赖质量喷射获得反衝,比冲有理论极限。
而聚变引擎,利用磁约束实现轻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加热並加速极少量工质(,使其以接近光速的十分之一喷出,从而获得远超化学火箭的效率。”
他手指轻点,投影中的三维坐標系放大,聚焦於一个动態模擬的托卡马克装置简化模型。
“关键在於约束。超强磁场形成的『磁笼』,將上亿度高温的等离子体与引擎壁隔绝开。能量通过磁流体动力学通道引导,转化为定向喷射的粒子流。”
复杂的磁力线分布图和粒子轨跡模擬图隨著他的讲解同步演化。
“你们手中的平板,”周明远示意学员面前统一配发的学习终端。
“已经接收到本次课程的讲义和引擎磁场约束模型的初级模擬程序。现在,我需要一名学员根据我刚才讲解的磁镜效应原理,调整程序参数,使模擬的等离子体环稳定时间超过五秒。谁愿意尝试”
短暂的安静后,第三排中间,一个短髮、面容沉静的女生举起了手。
“苏媛。”周明远看了一眼座位表。
苏媛站起身,手指在自己平板屏幕上快速滑动、点击。几秒钟后,她將平板屏幕通过无线投送到讲台的主屏幕上。
复杂的磁场线模型开始运行,代表高温等离子体的光点在强大的环形磁场束缚下高速旋转,形成一个稳定的炽热圆环。
屏幕一角,一个计时器数字稳定跳动:5.00,6.00,7.00……
“参数调整:增强环形场线圈电流百分之十五,补偿磁镜端塞的磁场梯度。成功稳定时间七点三秒。”苏媛的声音不高,但条理清晰。
周明远微微点头:“很好,苏媛同学抓住了磁镜场梯度和中心约束场强的平衡点。这就是精確控制的意义。
任何微小的参数偏差,都可能导致约束失效,能量逸散,引擎熄火,甚至……”
他顿了一下,“灾难性的熔毁。所以,你们未来在星舰引擎控制台前的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