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海陵市原郊外,如今已扩张数倍的启明港基地。
巨大的总装车间內,灯光如昼。
流水线上,不再是笨重的工程机械,而是覆盖著复合装甲、底盘悬浮、装备著小型能量武器的悬浮突击车。
车间尽头,一架线条流畅、造型极具攻击性的战机正进行最后的总装。
它的机翼后掠角度极大,没有传统的喷气口,取而代之的是翼尖和机腹下数个散发著幽蓝光芒的矢量推进器。
“代號『青鸟』的太空、大气层两用战机原型机,总装下线!”车间广播响起。
穿著灰色工装的工人们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他们中有来自主世界的技术骨干,但更多的是此界的倖存者,经过短期高强度培训后迅速上岗。
看著由自己亲手参与建造的、超越时代的武器下线,一种混杂著自豪与希望的情绪在车间里瀰漫。
基地外围,新开闢的军事训练场。
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数十台悬浮突击车在复杂地形上高速机动。
它们底盘离地半米,行进无声,35双联装脉衝速射炮塔灵活转动,射出一道道精准的蓝色光束,將模擬的移动標靶瞬间汽化。
更远处,一队队此界的精锐士兵,穿著主世界援助的简化版外骨骼装甲,手持能量脉衝步枪,进行著战术协同训练。
他们的动作虽然不如龙驤部队那般行云流水,但眼神坚定,纪律严明。
教官是来自龙驤二期的士官,口令简洁有力。
高建国站在观察台上,看著这支焕然一新的部队。
他手中拿著一份报告:隨著“曙光-i”型中和剂的大规模分发和前线的稳步推进,东部战区控制区內新增感染病例已下降至个位数。
数个大型倖存者聚居地初步恢復了秩序,並开始为启明港基地和前线部队提供粮食、基础物资和经过筛选的劳动力。
“报告!”一名参谋快步上前,“高司令,京都急电!大长老將亲临启明港视察,並参加突击舰龙骨合拢仪式!”
秦卫国这时也走了过来:“我们世界的大长老也要过来,参加完仪式之后准备前往京都拜访,这下正好省事了。”
高建国神色一肃:“立刻准备最高规格接待和安全保障!通知轨道船坞,仪式务必万无一失!”
三天后。
启明港基地核心区域,气氛庄重而热烈。
巨大的全息投影將轨道船坞的实时画面清晰地投射在观礼台上空。
两个世界的大长老在秦卫国和高建国的陪同下,站在观礼台中央。
下方,是整齐列队的龙驤部队代表、启明港建设者代表和此界的军民代表。
轨道画面中,星舰的龙骨已接近完成。
最后一段关键的舰首龙骨构件,被巨大的工程机械臂稳稳抓起,在无数工程机器人的辅助下,缓缓移向预定位置。
“开始合拢!”地面指挥中心下达指令。
机械臂动作精准而沉稳。舰首龙骨构件与主龙骨接口完美对接。
高能雷射焊接束亮起,在真空中无声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