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3 / 3)

一路西行 姜泊岩 2048 字 2天前

张古山的后山山势陡峭,只怕没那么容易。”王要臣担忧地说。其实他的心里已经同意了心腹爱将的计划——焦灼的战事牵动了中、日两国最高决策者的心;钧座要求薛伯陵必须在10月9日24点前全歼106师团,为即将到来的“双十节”献礼。

    张宗平洞察了长官的心思,趁热打铁道:“宪兵旅的两位同僚来找您,我刚好遇上了。”

    王要臣蹙着眉头:“人呢?”

    张宗平朝门外拍了两个巴掌,康文玉和杨绎走了进来。王要臣迎向前,意外地行军礼:“康参谋长。”

    “师座别来无恙!”康文玉微笑着行军礼。

    “参谋长来了,张古山这块悬于我心的大石,可以安安稳稳地落地了。这位是……”

    “卑职杨绎。”杨绎自报了家门,“宪兵旅1团团长。”

    “天子门生啊!景旅长呢?”

    “旅座在山城。”

    “伏枕以待,徐图良策。欲做成一件事,首先滴水不漏地思考,再坚决果断地实施。景旅长做的是志存高远的大事,既然难以揣摩,就不要细致地去想他在做什么了。”

    康文玉笑了笑,含糊其辞地说:“师座过谦了。旅座不止一次在我等面前提起、称赞您统领千军的踔绝之能啊!”

    “师座,谈谈具体的行动方案吧。”张宗平打断了王要臣和康文玉无关战事痛痒的对话。

    王要臣和康文玉相视一笑,移步到了地图前。张宗平狂傲不羁的秉性,王要臣深知。军人必须要有张扬的个性,才能在恶劣的争斗环境中遇强更强,才会有驰骋于疆场的骁勇;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性格容易得罪人,特别是在狼性的、谁都感觉自己天下无敌的军队中。

    “既然宗平毛遂自荐,应该有了万全之策;趁参谋长和杨团长在,你说出来,请两位给点意见。”

    “我派人去张古山的后山打探了,药农说有条小道可通山顶,只是曲折了些;如果需要,他可以引领我们爬上去。”

    “我的两个兄弟已经到了山腰,随时准备着策应贵部;”康文玉成竹在胸地说,“他二人中有个以前是猎户,熟悉山况,宗平兄不用麻烦药农了。”

    “有宪兵旅的兄弟帮忙,定能杀松浦师团片甲不留!”张宗平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