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中椒5号(3 / 3)

g。

不过1992年辣椒批发价约0.65元/斤,是1991年的两倍,产值反而比1991年更高。

这就有点类似于今年的情况,因为天气等因素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示范和常规栽培有所不同,普通农户种不出区试中的高产。

正常情况下,菜农能实现亩产1500kg以上就是高产。

但就算砍掉生产示范的影响,中椒5号的增产幅度也很大。

另外,熟性、抗病性、适应性、丰产性、品质……几乎各项指标都全方位领先当下其它品种。

只是才推广两三年,很多农户暂时还持有怀疑,因为虚假宣传的种子也很多。

然而,陈家志知道中椒5号的确不错。

三分靠种子,七分靠管理。

虽然夏种栽培主要还是靠管理,以及运气,但有较好的种子,也能增加一分把握。

要想更稳妥,那就只有再上大棚,避雨栽培嘛,后续也还能用得上,不过要是价格不景气,就亏得比较多。

另外,就是陈家志想年前多分点红。

所以他排除了大棚。

一篇文章看完,陈家志确认了当下有中椒5号在销售,记下了电话,准备明天再打。

下班,下班

天色已经黑了,陈家志走出办公室,便看到了李秀在走廊上等他。

“怎么不进来坐一会儿”

李秀笑了笑,走上来挽着他胳膊,“我看你看书看得专注,怕打扰你,就没进来。”

两人挽着手并肩下楼。

“下次你要等我,就来办公室坐着等,你这起码等了快一个小时。”

“没有那么久,我回去喂了儿子才走过来的。”李秀笑了笑,“快点走吧,就等我们俩开饭了。”

到了车棚,陈家志推出自行车,拍了拍座椅,“上车,等哪天有空也教你骑车。”

李秀白了他一眼,“陈老板又开始画饼了,给工人画的饼都实现了,我的呢,还一直吊着。”

“呃…”

好像是有点过分,陈家志想了想,“要不晚上去市场看看,先让你先吃一块饼”

李秀说:“倒也可以”

自行车慢悠悠的骑在公路上,陈家志和李秀又聊了一些工作发展上的事。

其实每天都会聊。

新基地、市场销售、分拣配送,乃至于在城里租店面、注册公司等等都有聊过。

李秀不懂,每次都说听他的,陈家志倒也乐得和她聊,聊的过程中也能查漏补缺。

到家后,易定干、陈正旭、李才、陈少昌几人或蹲或站的等在门外。

果真就等着他俩了。

晚饭也很丰盛,有鸡杂,有兔子,有香肠,有青菜

快过年了,彭国真和陈少昌有事没事就在准备年货。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两老过来后,他们在吃的上倒是丰富了不少,很多家乡菜两人都有时间去折腾。

吃了饭,在家里歇了一会儿,陈家志便带着李秀出发。

东乡菜场近来也同样收获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