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工资(2 / 4)

白,哪类蔬菜最好种

茄果类、根菜类、叶菜类选一个,大多会选择叶菜类。

因为大家都觉得叶菜生长期短,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实际上种叶菜的学问也大着呢!

后世一年当中,绝大多数时候行情都一直低迷,不是卖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要的问题,很多叶菜都是滞销的重灾区,菜卖不出去,最后只能用旋耕机打到了地里当肥料。

都说大的经济环境不景气,都说蔬菜供求信息不对称,都说种菜的人太多了。

可事实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是有人赚到了钱。

陈家志虽然是小散户,但也一直是赚钱的。

靠的就是分析菜价规律,把握上市时间差,而不是完全凭感觉播种。

为此他常年关注本地几大批发市场的菜价,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菜价走势,然后再仔细分析。

只是后世不用自己去跑。

他给种菜的侄子、朋友发微信或者打电话,一个城市的菜价信息就有了。

数据分析放在现在也是有效的。

他只记得8月有台风,年末有寒潮,中间还有一次高温干旱,但只知道大概时间。

具体到哪天就不行了。

能明确记住的高价蔬菜品种也只有一个,寒潮时的荷兰豆。

而配合市场调研,就能推测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也能发现更多和后世市场的差异。

比如国庆。

他和一个档口老板聊了后,才想起现在国庆节只放两天假。

但在后世很多年当中,国庆黄金周都是一年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行情时段。

不仅价格高,销量也高。

然而,现在没这个概念,但以后这会是很好的切入点,陈家志又记下了一笔。

兜兜转转走了许久,易龙也很疲倦了,陈家志这才往回走。

路上吃了点东西,快到菜场时,天色已经大亮,一道人影在窗户前走来走去。

停下车,陈家志进了屋,李秀接过了挎包。

陈家志笑道:“去其他市场转了转,回来晚了点。”

“嗯,你昨晚说过。”李秀说:“今天该发工资了,工资我还没算出来。”

陈家志说:“等会儿我回来算吧,我先去地里看看,早上该播芥兰种子了。”

天空中飘着几朵乌云,可能要下雨,工人们早早就把遮阳网盖上了。

菜田里一片黑。

只有几块空地上还有人在忙,一眼就能看完。

本也就没几块空地。

一组有两块完整的空地。另有两块地各空了一半,其一先前堆了发酵猪粪,另一半是西兰;其二是堆菜头的地方,另一半是留种的大骨青。

其余都是芥兰。

二组全是菜心,只有一块空地。

三组主要是芥菜和豇豆,但下一茬也播种了一批菜心。

陈家志又回顾了一次地里的情况,结合早上的信息,接下来的种植计划就更明了了。

此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八月末九月初会有今年最后一波叶菜行情。

但要想利益最大化,还得多种菜心,时间更短,销量也更大。

丝瓜留种地如今成了菜头堆放地,散发着一股腐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