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顶花带刺(4 / 5)

p;  现如今来元谋育繁种的专家都还住在县农场的‘危房’里。

    配套设施确实差了点,也难怪吸引不来几个大公司。

    陈家志认为来元谋制繁种里最有名气的企业应该要数北大荒。

    不过主要是做玉米和小麦的加代育繁种,也鲜有涉及蔬菜。

    此外就是各种科研单位和相关课题小组,陈家志原本想跟着专家组学习一二,可惜没能得逞。

    最后也只能回了自家育苗场,跟着彭谦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以及制种生产要点。

    时间一天天过去。

    露天菜田里除了瓜果,也长出了菜心、生菜、油麦菜、芥菜、芥兰。

    很多本地农民都是第一次见到广东菜,常把菜心认成是油菜,也会对芥菜芥兰感到好奇。

    但更多的人还是更关注大棚里的黄瓜和茄子等蔬菜。

    用大棚种菜在元谋还是头一例,别说普通农民了,县里的研究所和农业部门也很关注。

    临近采摘时,由县领导带队,又有一大拨人来参观。

    巴拉巴拉了一阵。

    听到领导问起时,陈家志才认真介绍了大棚在元谋的优势,穴盘苗和嫁接苗的好处等。

    带队领导姓庞,听得很认真。

    听到元谋蔬菜从12月20日到3月20日的空窗期时,还特意问了下县里的蔬菜产业专家,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陈总,大棚的成本多少?几年能回本?”

    陈家志说道:“得分是哪种类型的大棚,像这种结构的钢架大棚,每亩投入至少2.5万元,但如果是竹棚,造价会低不少。

    至于多久能回本,我现在也不清楚,得等收了这一季菜才知道。”

    县领导沉吟道:“这对我们县蔬菜产业也很有参考意义,听说云岭还弄了育苗场,嫁接苗卖1毛5每株,今年卖了多少株苗?”

    “额……”陈家志直冒黑线,摇了摇头,“一株也没卖出去,倒是免费送了好几万株苗出去。”

    县领导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