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志到了后,顺路去6号档口问了问价,几天时间,南瓜和冬瓜价格也都翻了倍。
菜心自然也很稳。
除了分装依然麻烦之外,一晚上都波澜不惊,稳定的高价出货,买方没有任何议价权。
要么接受高价,要么只能不买。
大概960斤菜心。
收了最后来结账的和尚280元钱后,今晚的收入又达到了3150元。
陈家志将钱包拉链拉好,才看向还在原地的和尚:“徐老板,对最近的菜还满意吗?”
“菜很好,各方面都没有问题,酒店的食客也很满意。”
“那就好。”
徐和顿了顿,又说:“不过,可能没法和你达成长期供货协议,酒店有自己的供应基地。”
“哦,也没事,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嘛。”
“嗯,最近还会拿几天菜。”
“像你这种优质生意,我随时欢迎。”
“嗯,价格该怎么来就怎么来。”
徐和略带愧疚的走了,弄得陈家志还有点不适应,像这种高端酒店,从来都是高高在上。
更常见的做法是徐和直接不打招呼就不来拿菜了,而不是像现在提前几天来通气。
万一陈家志明天就不卖他菜了呢?
现在菜可不好买。
这能说明什么?
说明和尚也是新入行的,又刚好碰上菜难买,才会有这种有些稚嫩的‘愧疚’。
这年代,新入行的人太多了。
就像那些蔬菜批发档口,他看一眼,就知道很多人才刚入门,或者是还没入门。
在当下,大多数批发商只知道赚差价。
靠着产地与市场的信息差,在这个草莽年代,也赚取了暴利。
从采购、包装到运输、销售,绝大多数都还很稚嫩。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