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我们是自有基地,成本高,这一个泡沫就得两块多钱,一筐菜才卖12元,这段时间亏到姥姥家去了。”
李才话说的很大声,故意的,生怕别人不知道63号档在亏钱。
因为前段时间赚太多了,有赚有亏,才能降低在档口里的存在感。
“你可不知道,我们基地冷库都早装满了,现在每天倒掉的菜都有三十多吨,一天堆一座‘菜山’,倒掉的比卖掉的还多。”
“都知道我们菜好,但那都是用成本堆出来的,现在这行情,亏惨喽,卖一件货亏几块钱,再这样下去,菜场都快发不出工资了。”
李才说得情真意切,时不时还摇头叹气,把附近的商户都唬的一愣一愣的。
好家伙,亏这么多呢。
蒋琳也被整不会了,我只是想来看看帅哥养养眼,你却和我大倒苦水?
她对63号档的死活才不关心,巴不得它生意越做越差呢。
她回去了。
不过李才也达到了目的。
很多人都听到了他刚才说的那番话,也知道63号档最近亏钱亏得很严重。
接连几名客户也都知道了情况,有的安慰两句,有的直接拿货支持。
老吴也在江南市场混熟了,说:“靓仔,其实有些人你不必主动降价,你就算依旧算15元/件,或者18元/件,他们也会拿货。
行情不好时价格可以高点,行情好菜抢手时,你再把价格给便宜点。
以前陈菜农都是这样卖菜的,这是默契,懂吧?”
李才笑道:“懂了,所以我今天该给你算18元/件。”
“额……”
“哈哈哈,我开玩笑的,今天还是12元/件。”
李才也当然知道这种卖法,陈家志和他说过,但也同时提了,那种默契式的卖法只适合单打独斗。
因为不好做账,管理也有漏洞。
有的人不降价也会买,但大多数人还是降价了才会买,买得更多。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