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机(2 / 3)

而是查找起了关于150机的详细资料。

150机研究成功的时间是1973年,是由当时的燕京大学、燕京有线电厂和燃化部等联合研制。

而它的出现也是在当时的国内,突破了很多技术。

像是多道运行操作系统,150机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支持多道程序运行的大型操作系统,允许计算机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这也极大提升了计算机计算的效率。

此外就是虚拟机调试技术,要知道当时在硬件尚未完全就绪时,就构建出了150机的“虚拟机”,不仅如此,还在此平台上仅用23天就完成了操作系统的调试,实现了软硬件研制的同步推进。

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是一个创举。

它的出现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在很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就比如石油勘探数字化方面,150机成功应用于石油勘探数据处理,更是被誉为了“石油勘探领域数据处理的第一次数字化革命”。

不过这一世想要获得这个头衔就不可能了,据李枭所知,他弄出的可以出口的PDP-8计算机,不仅在国外的销售势头很猛,在国内也被用在了很多地方,在大庆油田那边,就使用了多台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处理。

虽然无法获得这个头衔,但等到将来大庆那边计算机设备肯定也会进行更换,更换成这一款机器。

而这款计算机也大概分为6个部分。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系统、指令系统、输入输出系统以及软件系统。

运算器与控制器可以说两者共同组成了150机的中枢,运算器它们的负责就是完成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以及与、或、非等逻辑运算。

因为运算器字长为48位,这也就保证了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同时进行定点运算和浮点运算,可以灵活满足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中的不同需求。

至于控制器它就是“指挥中心”,它由硬连线逻辑电路构成,能够按照程序指令,按顺序发出控制信号,指挥运算器、存储器等各个部件协同工作。

存储器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储存东西用的,用的还是磁芯存储器,不过李枭查了查150机上的磁芯存储,可不是现在的磁芯存储技术能比的。

首先就是容量,可以达到13K字的容量,这个容量比起这年代的来讲可就大得多,不仅是大速度还快,存储器周期也就是完成一次读写操作所需的时间,只需要2微秒。

至于指令系统与输入输出这个就要好好研究研究了,主要还是指令系统,输入输出无非就是键盘和显示器,都能解决。

指令系统就要麻烦一点,150机他有两种指令系统,24位和48位两种格式,当然麻烦也是有限的,毕竟他可以抄。

别人是“文公超”,他这倒是属于“技术超”,但都无所谓,正所谓天下技术一大抄,关键是可以弄出来。

这对于李枭来讲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今天李枭也没研究太晚,大约10点左右就出了空间,明天还有要紧的事情,必须要养足了精神。

第二天一大早,李枭就被叫了起来,可能是知道他今天要去大会堂受表彰,李彤、李颖、陆秀秀几人也十分兴奋,早早就给他准备好了早饭。

“怎样这一身衣服还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