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枭的讲述,这也让刚刚开口的那人竖起来大拇指,不由称赞道:“您可真是这个!
真没料到,就单单一个名字,里头居然藏着这么多说道,我之前连想都没敢想这些门道!”
。
闻言李枭也是摆了摆手道:“嗨,您可别这么夸!
我也就是比旁人多留了点心,这些门道都是以前听其他人念叨,这才记住的。”
。
“您这可就是太谦虚了!
‘多留心’说起来容易,真要做到哪儿那么简单……。”
。
听着对方夸赞,这一次李枭就没再多说,反而有些无奈,不过来四九城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这边人生活说话的一些特点。
就像是刚刚,他要是在回话,那就没完了,按照这边的习惯,捧人是为了“给面儿”
。
还有早上起来,碰上人也要来两句。
像是:“吃了吗您?没吃的话我这儿刚熬的小米粥,盛一碗您尝尝?”
,或者是:“张大爷,早!
您今儿遛弯儿走的哪条路啊?我也想跟着您学学,找条清净的道儿!”
,
像是诸如此类的话。
说话都带点“贫”
,有的还有些幽默,不过对于外来的人,这种方式就有些不太习惯了,有些没话找话的意思。
一路上谈论着四周的景物,李枭也是带着一大家子参观了不少地方,像是金刚宝座塔。
这一座塔高377米,建筑风格也很独特,融合了藏传佛教与汉族建筑风格,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洞内还存放着孙先生的衣冠冢。
这也让来这边的人,都要来这座塔祭拜一下,李枭一行人自然也不例外。
此外给李枭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五百罗汉堂了,这座罗汉堂仿造的是杭州的净慈寺,里面有着5o8尊木质贴金罗汉,这些罗汉形态各异,济公像还倒挂在梁上,是明代时期的艺术珍品。
就是不知道等到几年后,这些还能不能保存下来,这个李枭还真没了解过。
当人来到这边除了这些古建筑,静宜园二十八景也不能错过。
虽然现在只有玉华岫和森玉笏,但在这年代李枭还真没来过,这一次总算知道了这几个地方与后世有哪些不同。
像是玉华岫,是明代的玉华寺,后来在乾隆年间扩建为了行宫,只不过现在玉华岫还没修建完毕,只能参观部分修复的殿宇和明代的桂花洞。
其变化倒不是很大,就是一些树木和几十年后可不一样,几十年的时间,这个年代种上去的一些小树,已经变成了大树。
相互对比之下,也是让李枭有些恍惚。
至于森玉笏并不是宫殿,而是因为峭壁形似玉笏,所以乾隆这才刻下了“森玉笏”
,再加上周边怪石嶙峋,如果登高看的话,也是一是景。
看完这些,李枭一行人又参观了一下双清别墅,这可是历史的见证,当年渡江战役的时候,领导就是在这边指挥的。
只不过现在这边尚未大规模复建,仅保留部分历史建筑。
但里面像是一些办公室、卧室及防空洞都可以进行参观,也是来这边必须要参观的一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