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数千公里的沙漠中。
此时在沙漠中,已经停着多辆63式东风卡车,在沙漠中建房子还是很难的,干脆就用东风卡车改装成了临时指挥场地。
这些车辆全部停在了距离爆炸地点几公里外。
毕竟这年代的导弹很难做到精准打击,只能够远一些,不过虽然人躲远了,但爆炸场地却建设的一点也不含糊。
虽然无法建设房屋,不过却是可以用一些车辆,或者钢板代替。
在核心区半径5oo米,这一次他们建设了三类设施,第一类是模拟敌方工事的靶标,第二类是测冲击波和碎片的观测点,第三类是安全掩体。
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像是一号靶,车辆的防护不够,就把车辆车轮埋在沙漠中,然后在上面用砖头砌起了8o厘米的墙,按敌方永备工事标准来,里面还要砌三道钢筋网,模拟人员隐蔽层。
再往后就是用铁板模拟的坦克装甲,弄出了装甲集群模拟靶,来用于冲击波和碎片的观测点。
不仅如此,在外围人们还挖了十个沙坑,每个测点里都埋着一个黄铜外壳的机械压力表,用来检测压力。
安全掩体建在核心区外1ooo米处,是用沙袋和混凝土砌成的半地下工事,顶部铺着三层厚木板,再盖一层半米厚的沙土,来测试冲击波的威力。
这还只是半径5oo米的区域,像是这种半径5oo米区域的建设,在以计算的爆炸点为中心周围,相互交叉着足足建设了1o个。
如果真算下来直接2ooo米的范围内,都是这种半径5oo米的交叉区域。
毕竟东风快递三号导弹的误差太大,只能用这种办法。
此外这一次爆炸测试点,比起前两次建设考虑的事情更多,增加了不少东西,就是为了测试出更详细的数据。
而此时这边的负责人,正在焦急的等待,他知道在11点钟的时候,导弹就进行了射,也知道大概多少时间导弹才会落下来。
但心中还是放心不下。
而随着电报的接收,看到电报中的内容,男子也是一下子放下了心,大声喊道:“东风快递三号再有三分钟左右落下,大家都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同步记录。”
。
闻言众人也立刻都精神了起来,都开始做起了准备。
紧接着就有人报告道:“风18米秒,无乱流!”
。
在报道完各种设备无异常后。
整个观察室都安静下来,安静的都能够听到心跳声,众人更是忍不住,过几秒钟就看一次手表。
“来了。”
,观察雷达的同志忽然喊道。
紧接着几秒钟后,天际线处闪过一道刺眼的白光,随后就是一阵沉闷的轰鸣,这也让掩体里的灯光瞬间晃了晃。
记录人员条件反射地按下相机快门,随着“咔嚓”
声在观察室内响起。
在观察望远镜里,核心区几乎瞬间腾起一团巨大的橘红色火球,烟尘像蘑菇云般快升腾,裹挟着碎石和沙尘,向四周扩散开来。
爆炸的巨响,震得众人耳朵都有些嗡鸣。
而当冲击波抵达掩体时,整个工事都跟着震颤起来,众人也都是下意识的扶住了周围的车身,桌子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