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修复机床(1 / 5)

到了第二天,整个大院都热闹了起来。

在前院、中院,根据计划要打造5个炉灶,白天人们都有工作,这些工作自然而然落到了院子里妇女头上。

这年代的人们都能干。

就算是妇女干起活来也一点不含糊,仅半天的时间就搭好了全部灶台。

除了灶台以外,堆放粮食的地方、堆放柴火的地方,这些都安排好了人负责。

刘大爷也找军管处的人说了一下情况。

拉来了三车小麦粉和一些玉米粉、盐之类的。

看着院内忙乎的众人,军管处的人也都先动容。

等到了晚上,全院人都齐齐上阵,在何大清、何雨住这两个大厨的教导下,开始了炒面。

不过这想要炒好面也不容易,这最难把握的就是火候,这如果火候大了就会炒焦。

那口感就太差了。

可如果火候小了,炒面又不容易保存,因为不够干,很容易变质,也好在有何大清在场。

这才让事情简单了很多。

而为了应对前线粮食不足的情况,一则名为《关于执行炒面任务的几项规定》了下来。

迅传遍了全国上下。

在得知前线的战士有时候连一口饭都吃不上时,工厂、学校、街道,都组织人手。

开始安排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

以大院、工厂、学校、村子为单位,进行炒制工作。

一些地方还设立了专门的炒面制作点,让人们轮流进行炒面。

就连一些老人、孩子都加入到了其中,他们虽然没那个力气用大锅炒面,但也都在家里做菜的小锅开始炒制。

虽然这样做的效率没大锅炒的要高。

但耐不住人数多,许多家庭都会连夜赶工。

李枭所在的学校也是如此,设立了很多灶台,一个个学生在放学后,也不再踢球、打篮球放松。

都加入到了炒面当中。

“枭哥,你看看怎么样,好了吗?”

在学校一处空地,几十个灶台都在冒着火光,一口口大锅被放在上面,里面装的都是面粉。

每一个大锅前面都站着一名学生,挥舞着手中的勺子,在锅里翻着面粉。

听到有人喊,李枭不敢耽搁连忙跑了过去,他跟着何大清学的比较早,对于掌握火候有几分信心。

在学校也开始炒制面粉后,就被派来负责这一事项,以防止火候出现问题。

跑到近前李枭看了看。

炒面熟不熟这其实很好判断,生面一般都是白色,或者是米白色,而在炒制过后,则会慢慢变成金黄色或浅棕色。

如果这还不能很好的判断的话,也可以用鼻子闻一闻。

炒好的面会散出一股独特的香味,如果没有散出香味,或者闻到了有一些焦。

那就证明面粉没有炒制好,或者火候大了。

如果心中还没谱的话,那就只能用手抓了,看看面粉容不容易散开,如果容易散开、比较松散,那就证明还没炒好。

保险起见。

这几种方法李枭都会用,看了看颜色又闻了闻,试了试炒面的松散程度,李枭这才道:“在炒三分钟,就出锅。”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