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着又给李枭演示了一遍。
“156号在放入水后,大约需要1到2分钟左右,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冒出白气,在接下来5到8分钟内,热量持续传递并不会下降多少,我们试过,在这段时间内,饭盒内的温度最高可以达到12o多度,最低也会有1oo度左右,
之后的温度就会逐渐下降,不过这段时间足以让饭盒内的食物熟透,不过这是在我们这边,考虑到那边冬天的环境,热包的反应度会有一定影响,大概需要15分钟。
听了李老师的讲述,李枭知道这事成了。
和他搜到的一些介绍相差无几。
等到十分钟后,李枭尝了尝面糊糊,虽然不好吃,但也比干吃炒面粉好多了。
“李老师,咱们赶快上报,这东如果能通过,越早生产越好”
。
“你说的对,这东西必须尽快上报”
。
李枭的话也提醒了李老师,又让三名助手做出了1o个加热包,拿上饭盒和研究资料。
李老师就拉着李枭去了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的办公室。
“什么这么快就成功?”
。
听到这个消息,赵院长还有些不敢相信,虽然有了配方,但在他看来至少也需要十来天,没想到会这么快。
看着报告上的热包的“原理、实验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赵院长频频点头。
他明白只要能正式投产,战士们的伙食会好上很多。
“小李,李枭,咱们这就去上报”
,赵院长也是急性子,一点也不耽搁。
“院长,我一会还有事就不去了,这实验是李老师带着3个师兄完成的,我根本就没参与实验,他最了解”
。
闻言赵院长还没说什么,李老师倒是先急了:“这可不行,热包的思路想法,都是你提供的,我们只是做了几次实验,你必须去。”
。
“老师可不能这么说,我们都是一颗螺丝钉,一个人也成不了事,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看李老师还要说什么,赵院长抬手给打断了:“李枭同学,一会的事重要吗?如果不重要咱们就先去一趟,到时候我让人把你送回去。”
。
“院长,一会我要去接我妹妹”
,说完李枭又把家里的情况解释了一下。
这让赵院长更是对李枭高看了一眼。
“那行,小李你就先跟着我去,国家不会忘记每一个作出贡献的人,你不用担心这一点”
。
见两人都这么说,李老师也不再说什么。
坐上车就去了学校。
“哦!
李枭又明出了新东西?这一次是什么?火箭炮?还是大炮?”
。
在一间办公室中,一听又是李枭明出了新东西,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人一下子来了精神。
刚刚开完会正往外走的两人,也顿了顿脚步。
有些好奇的又走了回来。
只有李老师有些懵:“,大炮?火箭炮?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李枭还明过这东西?”
。
不过虽然疑惑,但他可没傻到直接问。
“都不是,领导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