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十八)(2 / 3)

冷冷的,给出了两个字的评价。

上一世,他采纳了逢纪的计策。

结果正如逢纪所料的那样,韩馥顶不住公孙瓒的无尽索取,直接辞官挂印,将冀州牧的位子,直接拱手相让给了袁绍。

可这样看似成功的结果,却有两个致命的缺陷,让袁绍悔的连肠子都青了。

其一,缺粮的公孙瓒,得了冀州粮草辎重,无异于如虎添翼。

几千白马义从,已经很让人头疼了。

为了一个被掏空了家底,虚有其表的冀州牧,一下让公孙瓒将白马义从扩建成数万规模,那简直是得不偿失!

有粮的冀州牧,是香饽饽。

没粮的,那就是个累赘啊!

可能有人会想不通,大汉总共才十三州,为什么袁绍白捡一个州牧之位,还不乐意,非要说成是累赘?

那就得,说一说第二个原因了。

别以为上一世,韩馥将冀州牧让给袁绍,就真的是无奈之举。

韩馥这一手呐,可阴着哩!

这一手,名为,祸水东引!

当年,不明就里的袁绍,被韩馥这招神来之笔,直接坑成了冤大头!

要知道,韩馥所在的冀州,与公孙瓒所在的幽州,可是紧紧挨着的!

袁绍当上了冀州牧,那与抢了幽州牧的公孙瓒,便直接成了冤家对头!

幽州乃是苦寒之地,公孙瓒想要发展壮大,少不了,要向冀州伸手。

原本韩馥是冀州牧,袁绍自然可以慷他人之慨,将冀州的粮草辎重,拿来做人情,当做与公孙瓒交好的筹码。

而一旦冀州牧变成了袁绍,那还能这么做么?

败别人的家底时,一点不心疼!

可这些家底,若成了自己的呢?

那自然,是舍不得的!

可不给公孙瓒足够好处,还能换取公孙瓒的配合么?

上一世,如愿当上了冀州牧的袁绍,正是在入主冀州后,与公孙瓒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战。

虽然最终凭借着深厚的底蕴,击败了根基不稳的公孙瓒。

但也正是因为与公孙瓒的大战,原本有机会定鼎中原的袁绍,错失了最佳的良机。

也正是因为袁绍将精力,放在了平定东北上面,才给了曹操、袁术、陶谦、刘表、刘焉之流喘息之机。

当剿灭了公孙瓒,将目光挪回中原时,袁绍才惊觉,原本不值一提的那些地方小诸侯,全都变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有了上一世的失败经验,袁绍才不会重蹈覆辙!

冀州的粮草辎重,绝对不能给公孙瓒!

冀州牧的位子,他要,但绝不是现在!

什么时候击败了董卓,什么时候才是考虑夺冀州的时机!

并且,在此之前,他还得想办法,稳住公孙瓒。

或许,让公孙瓒东征高句丽,是个法子……

“元图,你的计策好是好,但我有几个顾虑,咱们一起参详一下……”

袁绍心平气和的,将逢纪驱虎吞狼之计的弊端,掰开来,揉碎了,细细说与逢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