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冰与箭 第246章 军功军田(3 / 4)

明末火器称王 顽城 2475 字 8天前

知,他终于参悟了他相信,只有当土地掌握在私人手里时,才能被精心开垦,才能被严格监管,才能减少贪腐,才能轮作修养、兴建水利、精心养护,才能被压榨出最大的价值。

    但受大明律例的限制,金士麒不能直接给士兵们分田分地。他只能借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之概念,挂靠在“租用卫所军田”的名义下。

    金士麒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属于他自己的“军人小地主”阶层。用军人小地主们把土地管束好,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的价值。获得最大数量的粮食和甘蔗。与此同时,土地的利益也将军人们绑在金士麒的战车上,让他们永远忠诚、奋勇!

    至于南丹卫收取的田租是1分还是2分,金士麒真的无所谓。在“藏宝港-南丹卫”这个小小的经济体系中,他控制着工业产品,以后还要控制金融力量,有这两把利剑在手,几十万亩良田所产出的一切收益都不会逃离他的掌控。

    接下来。这套体系还要扩展到驯象卫来,甚至扩展到整个浔州地区。

    为了迎接即将开始的“靖海远征”,金士麒又在“军功评定”及“授田令”体系上加了一把火。

    他在三等军功之上,又增加了“特等功”

    凡兵士勇武至极者,授予“特等银勋”;凡军官领兵战绩卓著者,授“特等金勋”。这两类特等战功所获奖赏,是“上功”的5倍!

    就在八月初四这ri。金士麒领众将领军官拜祭了伏波庙之后,就在那大庙之前为藏宝港历史上第一批“特等功”战功者授功颁赏。荣获此殊荣者共有3名军官和14名兵士,其中6人已经战死,3人重伤退役,只能由他们的子弟或者长官代替。

    金士麒踏出庙门,望着台阶下威风林立的南丹卫各部兵士。心cháo澎湃!所有荣立“特等功”和“上功”获得者,无论是活着的勇士或者战死者的代表们,都神色凛凛傲然不动!

    他们身后又有各营派来的观摩部队,三里营的步兵、迁江营的骑兵、柳州水营的夜莺侦查兵、驻守藏宝港的守备炮兵、奔波于柳州与浔州山路上的辎重兵。他们全都穿着新发的军服,那是藏宝港标准的山民式样军服。都是相同的靛蓝色。同样的浅色裤线,同样的小窄领。同样的神采奕奕。但军服上不同的花纹和军阶色彩,以及他们手中擎着五色旗帜,代表着他们所属的不同营队。

    在场的广西各部将领,还有横州本地豪强地主山民首领们,他们都悄然无声地站在四周,默默地注视着这支靛蓝色的大军。金士麒的军队,在场的虽然只有几百人,虽然他们都肃穆静寂地站在伏波庙前,但他们身上却萦绕着一股萧杀之气。那气息是经历漫长苦战,以及无数的杀戮、牺牲所凝结的犹如钢铁混杂火药燃烧的烈焰。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