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乙类”字样的一册,然后用诚恳的目光望着金士麒,“开始谈正事,你买什么?”
“”金士麒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他的“购物单”。
二人进入状态。
金士麒的计划中最关键一步:把龙武子弟们的“铁岭卫千户”改为实授的千户所,并迁往帝国最安全、富庶的地方。他要获得至少十年的发展机会,再谋图天下。
但刘应坤这老狐狸,开始时只答应迁往“九边”的其余军镇,就是北方的长城防线。这不扯淡吗!这是明末啊,九边将会遭到建奴和蒙古轮番来袭,屁股后面是中古北方农民义军铺天盖地。金士麒的历史差归差,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
“长江以南!”金士麒指着大明广舆地图,“最好是江浙,广东也凑合。”,
“呸!我还想去广东呢!”刘应坤怒道,“不如贵州吧,这个容易,我先下就能拍板。”
“公公你可怜我吧,这几年贵州打仗比辽东还凶。”金士麒做过调查研究。
“那琼州如何?据说最近也繁荣了。”
“琼州四周都是水,我晕船啊公公。”金士麒也不想去海南,那太偏离帝国的政治经济体系,我制造一大堆先进商品都没地方卖去,太难发展了。
最后刘应坤只能暂时答应他,划到长江以南,不是贵州和琼州。具体地点由兵部研究决定。金士麒只能作罢,但只要离开北方,甩掉“铁岭卫”,到哪儿他都能顽强地活下去。
接下来的谈判倒是一番风顺,房间升腾起浓烈的商业氛围。你漫天要价,我坐地还钱。此一时唇枪舌战、步步相争。彼一刻四手相握,蜜语甜言。金士麒在他的购物单上逐条争取,刘应坤翻着他的价目书有卖有送
“三个千户所的统编和迁转,一万五千银子。”“成交!”
“两个‘正职都司’,一万银子!”“公公,我和查应才的战功本来就够授都司的!”“这价格就是在你们战功足够的基础上啊小兄弟,你若是没这战功,我要你五万!”“好吧,成交。”
“啊,公公,上次那谁谁转走两千军户只花了三千两。我转走两千户怎么要一万?”“你这哪是军户啊!你这是军户、民户、匠户混杂。”“那不都是咱大明子民嘛!”“你不懂啊,军户容易办,勾个圈儿就能走。民户很复杂,我要先去跑户部转军籍,之后再塞到你的千户所里。”“那公公你辛苦啦!”“我不怕辛苦,辽东我都敢去何况户部,但你把银子花足了!”“好,那一万就一万,咱爽气。”
“你太贪啦!连两条福船你也要?”“公公,我在船上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