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治压下心头的惊疑,看向郑仪。
郑仪没直接回答他,目光转向林姝:
“林记者,刚才说到的舆论放大器作用,你具体谈谈。”
林姝放下电脑,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沉静地迎向郑仪:
“郑书记,核心就是两个字:主动。”
她的声音清晰悦耳,语速不快不慢,带著一种经过专业训练的逻辑感。
“徐省长的肯定,是天赐的良机,更是发令枪。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报导『领导说了什么』,而是要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她手指在屏幕上轻点,调出一个思维导图,清晰展示。
“第一步,要立刻將『青峰模式』具象化。我注意到县里在重点打造青山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在建的加工厂。这就是最好的抓手。”
“我们要做的,不是泛泛宣传『中药材產业』,而是聚焦一个村、几户典型的脱贫药农,讲述他们如何在政府扶持下,从种玉米、打零工,到种药材、盖新房、供孩子上大学的真实故事。有血有肉,才有传播力。”
“第二步,是寻找引爆点。徐省长的讲话就是最高级別的引爆点。我们需要深挖讲话,並將其与青峰县的具体实践案例一一对应,形成系统解读。”
“第三步,多渠道联动轰炸。官媒发声定调,但更要注重社交媒体的下沉传播。製作高质量、有网感的短视频,讲述药农的日常、药材的生长、加工厂的建设,用接地气的语言和画面,直达普通百姓。同时,邀请省內外有影响力的三农专家、財经评论员进行解读访谈,將『青峰模式』推向更广阔的平台。”
“第四步,也是关键一步……”
林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舆情应对前置。一个模式一旦打响,必然引来关注、质疑甚至非议。我们必须组建专业舆情监控团队,对於善意的疑问,及时释疑解惑;对於恶意的詆毁,则需快速、有力地进行澄清和反击。阵地,不能只建不守。”
她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把一个复杂的舆论引导方案拆解得如同作战地图般清晰可行。
冷治听得心潮澎湃!
这就是郑书记要的刀!
一把思路开阔、手腕强硬、熟悉现代传播规律的舆论尖刀!这比他在档案室看到的那些人,强了何止百倍!
郑仪一直安静地听著,直到林姝说完,他才微微頷首,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讚许。
“林记者说得很到位。”
他转头看向冷治。
“冷部长,你组织部那边推荐的宣传部长人选,我看过了。”
冷治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都是稳妥之选。”
郑仪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但青峰县现在需要的,不是守成,而是开疆拓土。”
冷治手心开始冒汗。
“宣传部长的位置,至关重要。是县委的喉舌,更是战斗在意识形態最前沿的指挥员。”
郑仪的目光变得深沉。
“要扛起这面旗,不仅需要专业能力,更需要战斗意志,要敢打硬仗,能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