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社区活动中心,张婶拉着新搬来的邻居王姨的手,热情得像多年老友:“妹子,以后有啥事儿尽管开口!
你家小孙子和我家孙女同岁吧?周末来我家玩,我给孩子们做好吃的!”
王姨感动不已,逢人便夸张婶热心。
没过几天,张婶又拉着王姨的手叹气道:“唉,我儿子最近在做保健品直销,都是大品牌,效果特别好。
你看你和老伴儿年纪大了,正好补补身子,我给你算内部价!”
王姨抹不开面子买了两盒,结果吃了上吐下泻,找张婶理论时,对方却冷脸道:“保健品又不是药,效果因人而异,你别讹我呀!”
校园家长群里,李妈妈连三条6o秒语音:“陈老师,您布置的作业太用心了!
我家孩子最近进步特别大,这都多亏您的悉心教导!”
还附上孩子认真写作业的照片。
其他家长纷纷跟风夸赞,陈老师满心欣慰。
不久后,李妈妈私聊老师:“陈老师,我家孩子特别有天赋,您看能不能多给他些展示机会?比如班干部竞选、文艺汇演?我们全家都特别感激您!”
当孩子如愿以偿后,李妈妈却在家长聚会上吐槽:“这老师就喜欢听好话,给点甜头什么都好说。”
古玩市场,老板老周握着顾客的手,一脸惋惜:“兄弟,你眼光真毒!
这青花瓷瓶是我压箱底的宝贝,要不是看你投缘,说什么也舍不得出手。
这可是清代官窑,以后升值空间巨大!”
顾客被夸得飘飘然,咬牙花大价钱买下。
第二天,老周却在同行群里炫耀:“今天又忽悠一个冤大头,那瓶子就是个仿品,成本才两百!”
在偏远的山村里,同样上演着“口蜜腹剑”
的戏码。
村里的寡妇刘嫂最近突然变得格外殷勤,她挎着一篮土鸡蛋推开独居老人周奶奶的门,笑得格外灿烂:“婶子,我家养的鸡下蛋多,您尝尝鲜!
您身子骨不好,得多补补。”
周奶奶感动得直抹眼泪,拉着她的手直念叨:“还是你惦记我这个老太婆。”
可没过几天,刘嫂就开始唉声叹气:“婶子,我想把后山那块地买下来种果树,还差些钱。
您看您存折上也用不上那么多钱,能不能先借我五万?等果子卖了,我立马还您,还多给您利息!”
周奶奶耳根子软,加上平时受了刘嫂不少“照顾”
,犹豫再三还是把养老钱借给了她。
谁料刘嫂拿了钱后,再也没登过门,问起这事,她还振振有词:“周奶奶自己愿意借的,又没写借条,我凭啥还?”
还有村里竞选村长时,候选人赵强提着烟酒挨家挨户拜访。
每进一家门,他都拍着胸脯保证:“叔、婶,要是我当了村长,一定把村里的路都修成水泥路,再建个文化广场!
您就瞧好吧!”
村民们被他说得热血沸腾,纷纷投了他一票。
可等他当选后,修路的事没了下文,文化广场也成了空话,倒是他自家盖起了气派的二层小楼,村民去理论,他却躲着不见人,还在背后说:“这些泥腿子,真难伺候!”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类“甜蜜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