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韩信将印归朝堂军事独权终收网(2 / 3)

信部将,调离原职。

他已经下令,昨夜就下了。

韩信麾下七名校尉,今日起全部调往北地戍边,由影密卫押送出。

一人未留。

章邯站在殿中,低声禀报:“将印已入库,登记造册完毕。

兵器库今日起更换全部轮值戍卫名单,新增三道查验口令。”

陈砚点头:“军器调配权,今后全归少府。

任何人不得私调一兵一械。”

“是。”

章邯顿了顿,“但韩信此人……未必就此罢手。”

“我知道。”

陈砚放下竹片,“他不会甘心。

可现在,他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我设的关卡。”

章邯不再多言,行礼退下。

大殿清空,只剩陈砚一人。

他翻开新报,是昨夜汇总的各地驻军调动记录。

手指停在一处:会稽郡守昨日夜间调拨三百民夫,称修渠防汛。

但渠线走向偏离水利图,直指旧楚营垒遗址。

他盯着那行字,眉头微皱。

这不是小事。

会稽郡守是韩信旧部,三年前由其举荐上任。

如今突然调人,时间又卡在交印当日,绝非巧合。

他提起笔,在旁边批注:“查民夫名录,核粮草支取数量,三日内回报。”

写完,他靠在座上,闭眼片刻。

他知道,收印只是开始。

真正的较量在看不见的地方。

韩信交出的是看得见的权力,但他是否真的放下了那些隐秘的联络网?那些藏在驿站、粮道、边关暗哨里的眼线?

还有那句“好菜地”

菜地能种什么?粟米?还是埋下的种子?

他睁开眼,抽出另一片竹简,开始画图。

横轴列将领姓名,纵轴标职务变动,中间用短线连接调动路径。

每一笔都冷静、准确。

外面传来更鼓声。

巳时三刻。

一名影密卫悄然入殿,递上一封密报。

来自太尉府外围监视点:韩信归府后,未见外客,未文书,只在后院站了半炷香时间,望着一片荒土,说了句“菜地尚好”

,便回屋闭门。

陈砚看完,把密报折好,放入袖中。

他重新看向竹简上的图。

韩信的名字连着七条线,正逐一被剪断。

但图还没完。

有些人还没动,有些线还连着远方。

他提笔,在图末加了一栏:备用联络渠道?

然后写下三个字:查驿站。

他知道,韩信不会什么都不留。

一个能在巨鹿之战以三万破二十万的人,不会天真到以为一块菜地就能让人放松警惕。

那句话是试探,也是挑衅。

但他不怕。

他现在掌握的是整个系统的运转规则。

谁调兵,谁粮,谁建营,都要走流程。

流程背后是记录,记录背后是核查。

只要链条不断,漏洞迟早暴露。

比起一个人的反抗,他更怕的是体系崩塌。

就像医机阁那份被篡改的名册,如果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