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统一监造、刻印标准的弩机,为何会混入赵高私印?
他取出袖中竹片匕,轻轻刮下另一支落地箭尾的漆层。
果然,底层浮现火焰纹轮廓。
这不是个别工匠偷工减料,而是系统性替换。
有人在兵器入库前,替换了部分组件,并伪造官方刻记。
“查这批连弩的放记录。”
他对身边影密卫道,“从工坊到前线,经手几人,停驻何处,一一核对。”
影密卫领命退下。
此时,章邯走来,甲胄沾尘,手中提着一截断裂的绊马索。
“这绳子被人动过手脚。”
他说,“原是新编麻索,但现在接头处用了旧绳,强度不足,若非临时加固,刚才几乎崩断。”
陈砚接过细看。
接头打的是死结,而非制式活扣,且绳芯泛黄,明显存放已久。
“不是军中配的。”
“不是。”
章邯点头,“我问过辎重官,这批索具三天前才从咸阳少府调拨,理应全是新品。”
两人对视一眼。
问题出在运输途中,还是……少府内部?
陈砚将绳子还给章邯,转身走向缴获的弩机堆。
他蹲下身,逐一检查每具连弩的底座刻文。
多数为标准“少府监造”
篆书,字体规整。
但有三具的“少府”
二字笔划略粗,间距偏窄,与其余不一致。
他从怀中取出一片薄竹,上面刻着标准官印字体模板,对比片刻,确认差异。
“有人仿刻。”
他说,“手法接近,但力道不均,尤其是‘少’字第二划收笔过急,不像工匠所为,倒像仓促复制。”
章邯皱眉:“可会是楚军细作混入工坊?”
“不可能。”
陈砚摇头,“工坊守卫森严,出入需验腰牌,且每具器械出厂前都要登记编号。
若外来者能随意替换部件,说明权限极高——至少是监工一级。”
“那便是内鬼。”
“不止一个。”
陈砚站起身,“单个监工不敢擅改制式兵器。
这是有组织的替换,目的就是让我的新军在实战中出丑,甚至反噬自身。”
他望向远处,项羽已被亲卫扶起,正拔出盘龙戟,拍去尘土。
见陈砚看来,竟举起戟尖,遥遥致意。
陈砚未动。
他知道这一仗,表面是挫敌锐气,实则暴露了更深的隐患。
赵高的手,已经伸进了军备体系。
“传令下去。”
他说,“即刻封锁少府兵器库所有出入记录,调取近一个月的调拨清单。
另派可信工匠,逐具拆检现存连弩。”
章邯抱拳:“是否上报朝廷?”
“不。”
陈砚声音低沉,“现在上报,只会打草惊蛇。
我要知道,到底有多少兵器带着赵高的印记流入军中。”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支刻有火焰纹的箭矢,交予影密卫封存。
夕阳西沉,校场边缘的残垣投下长影。
新兵们正合力拖走战死的马匹,一名少年弩手蹲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