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天罚诏书引内讧亲征陷阱埋祸根(1 / 3)

雨水顺着宫檐滴落,在丹墀前汇成细流。

陈砚站在章台宫正殿中央,手中竹简尚未合拢。

昨夜从铜雀台残件中提取的齿轮数据,已被他誊录在新制的思维导图上。

三处关键参数反复交叉验证——射频率、传动比、润滑槽分布——无一不指向同一个结论:这并非楚军所能掌握的技术。

而“子鸢监造”

四字,像一根细针,扎进他记忆深处。

他抬手抚过袖中竹片匕的冷刃,指尖微顿。

赵高必须离开咸阳。

朝钟响起,百官入列。

赵高缓步登阶,月白深衣未沾半点泥水,玉带钩整饬如常。

他垂目前行,左手小指微微颤动,紫金护甲在掌心留下浅痕。

双陆棋盘未带入殿,但陈砚知道,那盘未下完的棋,已在暗处落子。

“宣诏。”

陈砚开口,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殿外雨声。

内侍捧出一卷竹简,黄帛封口,印痕鲜红。

陈砚亲自接过,展开于案前。

“天罚诏书?”

有人低语。

赵高目光一凝,视线落在那枚玉玺印痕上。

朱砂轮廓清晰,边角磨损痕迹与始皇遗玺完全吻合。

他喉结微动,未曾言语。

陈砚朗声道:“少府令赵高,执掌星象历法,却篡改天官记录,隐匿荧惑守心之象;勾连外工,私建机括,动摇社稷根基。

今朕奉天命降罚,命尔亲征巨鹿,督运粮械,戴罪立功。

若能克敌制胜,尚可赎其过;若有迟疑推诿……”

他顿了顿,“便是违逆天意。”

满殿寂静。

赵高缓缓跪下,双手接过诏书。

指尖触及黄帛时略有一滞,随即低头:“臣,领旨。”

他没有质疑。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先帝玉玺在此,质疑即是谋逆。

何况那印痕连他自己都难以断定真伪——毕竟,当年沙丘之事,本就存有变数。

陈砚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心中已有计较。

这枚私玺,是他从骊山陵深处取出的最后信物,二十年未动。

今日一用,既是逼局,也是试探。

若赵高当众抗命,便是撕破脸面;若顺从出征,则中枢空虚,影密卫群龙无,正是剪除其羽翼的最佳时机。

但真正的危险不在眼前。

而在身后。

“启禀陛下。”

章邯出列,玄铁甲未卸,肩头尚带湿痕,“少府令三年未领俸禄,府库账册亦无支取记录。

此次亲征,所需军资器械,恐难自备。”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微变。

赵高猛然抬头。

章邯继续道:“依律,官员统兵,须具足饷械凭证。

若由少府自行筹措,难免滋生弊端。

臣请陛下明示:此战所需,是否仍归少府调度?”

这是早就商定的一步棋。

陈砚神色不变:“准奏。

所有粮秣、兵器、车马,皆由少府统一调拨,交由章邯核查签,按日上报。”

等于将赵高的后勤命脉,直接置于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