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而过,百姓驻足观看。
有人认出那是章邯亲率的军需标志,顿时议论纷纷。
“原来粮是章将军供的!”
“难怪敢卖低价,背后有兵撑着!”
消息传开,南仓前长队更盛,排至三里之外。
而城东几家米铺门前冷清,掌柜坐立难安。
冯去疾派去的眼线傍晚归来,脸色白:“相国,百姓不抢不闹,只排队。
有人带干粮来等,说‘宁饿一日,也要买官仓的真米’。”
冯去疾手中朱砂笔“啪”
地折断,墨点溅上竹简。
---
第三日午后,阳光斜照。
陈砚立于窗前,取出浑天仪,对准日影测算风向。
片刻后,他唤来韩谈。
“城东那几家米铺,囤了多少粮?”
“查实逾八万石,其中三成霉变,藏于地窖夹层。”
“百姓可曾试图购买?”
“有。
但店家称‘库存告罄’,拒不出售。”
陈砚点头,将浑天仪收入袖中,淡淡道:“今晚子时,你带人去烧第一家——德丰号。
火势要猛,但不可伤人。
重点,查地窖。”
韩谈抱拳:“若遇阻拦?”
“杀了便是。”
陈砚声音未变,“记住,火一起,其余六家必乱。
我要他们互相猜忌,自断退路。”
韩谈退下。
陈砚坐回案前,取出空白竹简,写下《连坐法》草案行:“凡囤粮不售、哄抬市价者,邻里同罪,籍没家产。”
笔尖顿住,他抬头望向窗外。
暮色渐浓,风自南来。
---
深夜,德丰号米铺突起大火。
火舌自地窖窜出,迅吞噬梁柱。
邻近三家仓栈因共用通风道,顷刻引燃。
火光映红半座城东,哭喊声四起。
韩谈率影密卫潜入火场,避开救火人群,直扑地窖。
浓烟中,他踢开一块松动石板,现密道入口。
他取火折下行,通道蜿蜒百步,尽头一堵石墙,墙上有一扇铁门。
推门而入,竟是赵高别院后园的一处假山洞窟。
韩谈未惊动守卫,原路返回。
出地道时,他顺手取走一块刻有“赵”
字的砖石,藏入怀中。
---
次日黎明,陈砚在密室听取汇报。
韩谈呈上那块残砖,陈砚摩挲片刻,放入竹简匣中,于“赵高”
名下添注一行小字:“通豪族,控粮道,地窖相连。”
他合上匣盖,问:“火势伤亡?”
“无百姓死伤。
四家损失存粮约三万石,其中一万二千石为霉粮。”
“舆论如何?”
“市井传言四起。
有人说豪强故意藏粮,逼百姓高价回购;也有人说火是官府所纵,为夺其产。
但更多人讲——‘若不是平价仓开着,昨夜我们早去抢米了。
’”
陈砚微微颔。
这时,云姜悄然入室,将一份新名录置于案上。
纸上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