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李斯猜忌暗中谋划(2 / 3)

>

“祖制”

的频率翻倍,而“边事”

“赋税”

等实务议题减少三成。

焦虑已现,且集中在制度合法性上。

陈砚抽出一支特制竹钉,漆黑无文,尾端刻有微凹槽。

他起身,将钉插入浑天仪外圈一处隐蔽凹口,轻轻一旋。

铜器内部传来极轻的咬合声,如同齿轮嵌入。

“缓议-拖决”

预案启动。

凡李斯所奏,无论大小,一律延后三日批复。

不驳,不压,只拖。

三日之内,风向自会变。

次日早朝,李斯入殿时步履如常。

深衣齐整,玉带钩一丝不偏。

他奏报郡县考绩事,语气平稳,未提新政一字。

陈砚垂目听着,眼角余光扫过其手——执简时拇指微颤,是强压情绪的征兆。

退朝后,李斯独留。

“陛下推行新制,效率可观。”

他开口,声音沉稳,“然臣忧者,不在,而在序。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

若事事绕行中书,丞相府何以统摄百官?”

陈砚点头,“相邦所言极是。

故朕设‘监制’铜牌,便是为防疏漏。”

李斯袖中手微动,似要取出什么,终未动作。

“铜牌仅一人,难察全局。

臣请设‘简序稽查司’,由三公共推人选,专审文书流程合规。”

这是试探。

若陈砚允之,等于让出部分御权;若拒之,便坐实“越制”

之名。

“容朕思之。”

陈砚只道,“三日后答复。”

李斯退下,脚步未乱,但肩线比来时低了半寸。

陈砚回殿,立即召韩谈。

“查李斯昨夜之后,可有密信外出?”

“有。

家宰持一匣赴周青臣府,守门人验过印信才放行。

匣未开封,不知何物。”

“不是人,是文。”

陈砚断言,“他要把弹劾草稿拆开送。”

韩谈一怔,“若分送三人,拼合即成全篇。”

“所以他不会让三人全拿到。”

陈砚提笔,在竹片上画三段虚线,“一段给周青臣,一段给博士令,一段或许压在自己手里。

谁若泄密,其余两段便毁。”

他顿了顿,“派人盯住周府书房。

若有人誊抄长文,立即记下笔迹特征。”

当晚,影密卫回报:周青臣府书房灯亮至四更,仆人见其亲执毛笔,抄录一卷未署名文书,内容涉及“越制”

“紊纲”

等词。

抄毕,投入私印火盆,灰烬被水浸烂。

陈砚听罢,取出浑天仪中那枚黑钉,轻轻拔出。

齿轮回转,出几乎不可闻的倒转声。

“拖决”

已启,反制已布。

他不需要立刻拆穿,只需让李斯以为自己在等——等一个联名上奏的机会,等一个朝堂对峙的场面。

但陈砚从不给人对峙的机会。

他翻开新简,写下:“查李斯近三年经手之案,凡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