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假盐块,混进私贩队伍。
记住,别让他们现盐能吸铁。”
韩姬低头应是。
陈砚又命人取来私盐样本,送往云姜处。
“让她查陨铁含量。
若半成,岷山铜矿立刻封。”
云姜在药房翻检样本时,现盐粒中夹着细碎黑砂。
她取三粒置于铜盘,用听诊器贴盘底轻敲。
回声滞涩,确含金属。
她取小勺称量,七百粒中,有十一粒带磁性。
她写好报告,正要封缄,匠作署来人取样。
她将报告夹在《黄帝内经》中,只交出原始数据。
陈砚拿到数据时,已是次日清晨。
他盯着“含铁量六成三”
一行,良久,提笔在旁批:“查所有陨铁流向,匠作署、骊山工坊、边军兵器库,逐一比对。”
午后,章邯来信:连弩射程提升三成,但箭矢消耗倍增,现有库存仅够支撑两役。
陈砚召云姜、韩姬、韩谈入宫。
“从今日起,非军用明,墨家可参与。
军事器械,需三人联署方可立项。
匠作署设技术功爵,一等功换十亩授田,工匠可世袭。”
云姜问:“若墨家不认此规?”
“那就没得谈。”
陈砚将一卷账册扔在案上,“让他们查资金。
烧掉前页,换上假流水。
留三个月的空子给他们钻。”
韩姬低声:“钜子亲至咸阳,要观连弩全流程。”
“让他看。”
陈砚起身,“但核心部件,每日更换。
今早的轴,今晚换掉。”
三日后,章邯军报未至。
影密卫截获齐地童谣:“二世杀功臣,血洗渭水滨。”
同时,渭水浮尸被捞起,箭头刻着“咸阳匠作三十七号”
。
陈砚将三份密报并排置于星象台。
烽火令、童谣抄本、箭矢拓片,皆指向同一时间点:三日后午时。
他召韩谈:“命章邯每日三次空连弩,箭矢不装镞,只带响矢。
雁门百姓听见声响,自会传开。”
又命韩姬:“把浑天仪改了,算出童谣传播最快路径,在未传至咸阳前,封锁沿途十五亭。”
最后,他亲自去匠作署,邀墨家钜子校验连弩。
钜子年迈,须皆白,拄铁杖而行。
他逐件查验,从弓臂到扳机,最后停在传动轴上。
“此轴,非你们原有设计。”
“加了陨铁内衬。”
陈砚递上图纸,“防寒裂。”
钜子盯着图纸,忽然抬眼:“你改了齿合顺序。”
“是。”
“为何?”
“因为你们漏了一环。”
陈砚取过轴,拆开,“若按原图,零下十度,第二齿会卡死。
我在第三环加了微调簧。”
钜子沉默良久,点头。
当夜,陈砚登观星台。
他将写满策略的竹简投入火盆。
火光腾起,映出他袖口磨损的毛边。
火星飘向北斗,其中一点,掠过第四星,熄于中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