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墨家态度逐渐转变(1 / 3)

陈砚将竹简搁在案角,墨迹未干。

窗外更鼓已过三巡,他指尖沾了点唾沫,捻起案头一枚青铜齿轮,翻来覆去地看。

这齿轮是韩姬昨夜送来的,沾着渠水的泥,齿距比前次精细半分,咬合时几乎无声。

他把它按进木犁模型的传动轴,轻轻一转,犁头便沉沉切入沙盘。

他盯着沙盘东南角那枚黑石,一动不动。

次日清晨,韩谈在廊下候了半刻。

陈砚出来时,手里仍攥着那枚齿轮,袖口磨出一线毛边。

韩谈递上一卷竹简,是影密卫昨夜截下的密信残片,来自墨家隐线。

陈砚没拆,只问:“云姜昨夜可去了冷宫?”

“子时三刻,她提药箱出宫门,往井台方向去了约一刻钟,未见他人接近。”

陈砚点头,把齿轮塞进竹简筒,一并交还。

“传话给骊山工坊——今日起,所有熔铸农具的匠人,每人加半斗米粮,三日一换新革履。

另备一口陨铁炉,专炼曲柄轴。”

韩谈迟疑:“若墨家不接信……”

“他们看的是器,不是话。”

陈砚迈步下阶,“犁镵能翻几寸土,比诏书更响。”

云姜回宫时,天刚亮。

她把药箱搁在案上,取出三根银针,搭在铜听诊器边缘。

昨夜她在废井旁留了记号,用的是《墨经》里的方位格。

她知道,若钜子有意回应,今夜必有人来取。

她翻开《墨经·备器》残卷,目光落在“力省而功倍”

一句上。

手指顺着竹简边缘滑下,停在陈砚前日批注的齿轮比数值旁。

她曾用星象推演过这个比例——与北斗第四星的运转周期暗合。

这不是巧合。

她抽出一张素帛,铺在案上,以药汁代墨,画出曲柄连杆结构。

这是连弩击簧的简化版,去掉了弓臂与箭槽,只留传动与储能部分。

她写上三行小字:一推一拉,可代牛力;三轴联动,深翻三寸;非射敌,乃耕土。

她将帛图卷起,装进医案夹层,封上火漆。

火漆印是扁鹊门规的蛇杖纹。

午后朝议,陈砚当众取出那具木犁模型。

冯去疾坐在下,目光沉沉。

陈砚不说话,只将陨铁碎片嵌入传动轴,双手一压手柄。

齿轮咬合,犁头猛地扎进沙盘,拖出一道深沟。

“法可束人,器可养人。”

陈砚声音不高,“束而无养,民必溃。

养而无束,国必乱。

今器已成,需专人督造。”

冯去疾开口:“机关之术,奇技也。

昔墨翟止楚攻宋,靠的不是器械,是义。”

“义能止一时,不能养一世。”

陈砚将模型推到案前,“墨者非攻,但土要耕,粮要产。

若一具曲柄能省十人之力,让流民三月有粮,这算不算‘兼爱’?”

冯去疾没接话。

他盯着那枚陨铁碎片,良久道:“若设专署,须得其人。”

“云姜暂领。”

陈砚道,“韩姬协理调试。

匠作署即日成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