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整顿朝纲巩固政权(2 / 3)

实’。

昨夜稽查司验实,其辖下三县饥民易子而食。

此人,革职,押入廷尉寺。”

殿内鸦雀无声。

陈砚再取诏书,展开宣读:“废中车府令,设内史监,统宫中传令、文书、禁卫调度,由韩谈掌之。”

他目光扫过几位老臣,“赵高之乱,始于近侍擅权。

自此,宦官不得干政,违者,以谋逆论。”

一名老臣颤声:“中车府令乃先帝所设,历代相承……”

“先帝亦未料,一宦官可挟诏令、控耳目、弑君、乱国。”

陈砚截断,“制度因人而败,便当因势而改。”

诏书继续:“章邯,领少府令兼京畿屯卫,持‘断岳’剑出入宫禁,遇阻可斩。”

他抬眼,“京畿防务,自此归中枢直辖,不涉守成派调度。”

司马欣立于军列,面色铁青,却未出声。

章邯上前领命,玄铁鱼鳞甲铿然作响,断岳剑未出鞘,已压住全场兵戈之气。

陈砚最后道:“冯去疾,仍任右丞相,总理政务。”

他顿了顿,“然兵权归章邯,法可守,兵不可私。

九鼎之重,不在兵戈,而在律令。”

冯去疾缓缓叩:“臣,遵旨。”

朝会毕,百官退散。

陈砚未下高台,独留沙盘前。

韩姬上前,低语:“冷宫信道已并入稽查司专线,三十六名待审官员中,又有两人连夜递上认罪书。”

“烧了。”

陈砚道。

“什么?”

“认罪书。

不必留档。”

他手指轻敲案几,“让他们以为朕宽仁,实则,证据早已存底。

宽恕是刀鞘,不是刀刃。”

韩谈入殿,递上一竹匣:“赵高私室暗格起出,内藏九枚玉珏,刻有江东地名与血纹印记,疑与项氏余党有关。”

陈砚未接,只问:“可辨出血型?”

“云姜已验,与赵高指伤血迹一致,应是其激活密信所用。”

“留着。”

陈砚淡淡道,“不必追查。

有些人,该出现时,自会现身。”

韩谈退下。

陈砚俯视沙盘,目光停在函谷关红点上。

他取出一枚绿玉符,嵌入浑天仪第七槽位。

光斑微闪,沙盘上绿点渐增,三郡主官由红转黄。

“月报制明日启动。”

他说,“月若查不出新问题,便是稽查司失职。”

韩姬点头,正欲收机关,忽见沙盘边缘一道裂痕——昨夜血珠渗入,已干涸黑。

她指尖轻触,未言。

陈砚却已察觉。

他取布慢拭,动作极缓,仿佛在擦一件易碎之物。

拭毕,布上血痕如墨。

“明日午时,赵高级悬于宫门。”

他道,“文书加急八百里,传遍四十八郡。

告诉他们,这不是结束。”

韩姬低声:“那是什么?”

“是开始。”

他将布团攥紧,投入铜炉。

火舌卷上,血布蜷缩成灰。

殿外,第一缕日光刺破云层,照在宫门铜钉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