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主动出击大获全胜(2 / 3)

p>“出兵已毕。”

陈砚将竹简掷于案,“章邯昨夜已焚陶邑三仓,六国信道中枢断绝。

这不是暂缓的问题,是战果确认。”

冯去疾一怔。

陈砚起身,走向沙盘,以炭笔划去“群狼争骨”

四字,在下方重写:“离散。”

“楚要正统,齐要利,赵要地,韩要仇,燕要安,魏要名,项氏要权。

他们推芈心为共主,本就各怀私心。

如今粮道被断,联络中断,谁也拿不到proised的东西。

第一根裂痕已现,接下来,就是互相猜忌,互相甩责,互相割席。”

他取过竹片匕,挑断七根蜡封竹管,管中皆为空简。

“他们想分秦,却没想过,分之前,得先活下来。”

冯去疾低头,沉默良久,终道:“朝中仍有大臣言,未经宣战而出兵,恐失道义。”

“道义?”

陈砚冷笑,“他们在秦境安插三百余暗桩,收买二十九名县吏,灭口仓令,嫁祸敌国。

这就是他们的道义。

我军以防疫巡查为名出兵,未动一城,未伤一民,只断其私运之粮,毁其密联之枢。

谁失道义?”

冯去疾不再言语。

陈砚下令:“召朝会。”

半个时辰后,咸阳宫正殿。

群臣列立,气氛凝滞。

陈砚端坐于上,未着冕服,仅披玄色深衣,腰间革带系着竹片匕。

韩谈立于阶下,手中捧着一只青铜匣,匣中盛着三样物:一枚焦黑竹符、一包灰样、半块齐盐印。

他打开匣盖,高声宣读:“此符出自陶邑信道中枢,经浑天仪验证,与大梁、临淄、邯郸三地所符文共振,确为六国密盟信物。

此灰为陶邑粮仓焚后残烬,内含齐盐、楚米、赵麦,皆无秦官印。

此印为齐商私盐烙记,刻‘陶’字,藏于仓底暗格。”

他将三物置于殿中沙盘旁,以炭笔圈出陶邑位置。

“三日前,章邯率三千轻骑东进,以防疫巡查为名,实为清剿内奸。

昨夜子时,秦军突袭陶邑,焚毁六国私仓三处,断其信道中枢。

自今日起,齐楚联络中断,粮盐无继,盟约成空。”

殿中一片死寂。

一名老臣出列,声音颤抖:“此举未经廷议,擅自调兵,恐违祖制……”

陈砚未等他说完,抬手一挥。

韩谈立即取出七枚竹符,一一展开。

每枚符文皆为六国密报,内容涉及粮道归属、兵力调配、秦内应姓名,皆指向“郎中令”

三字。

“你们说违制?”

陈砚站起身,走下台阶,直视那老臣,“赵高私调影卒,伪造兵符,勾结外敌,安插内应,这些,是不是更违制?”

老臣后退半步,嘴唇白。

陈砚转向群臣,声音如铁:“七国欲分秦,朕先断其。

他们想暗中布局,朕就公开拆局。

他们想借道义之名起兵,朕就用道义之实破局。”

他回到沙盘前,以竹片匕挑断七根蜡封竹管,将空简掷于地。

“自今日起,凡通敌者,如陶邑之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