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夜观星象谋划回京(1 / 3)

烛火在青铜灯盏中微微晃动,陈砚指尖残留的刺痒仍未消退。

他将左手浸入冷水盆,水面泛起一圈涟漪,倒映出浑天仪底座暗格的轮廓。

那枚嵌入的齿轮已固定到位,传动轴偏移半度,星盘投影稳稳落在云中君炼丹房上方。

他起身,未唤侍从,独自步入观星台偏殿。

稽天官已在候命,手中捧着三日星象记录竹册。

陈砚接过,翻至“荧惑守心”

条目,又查“北井星动”

轨迹,两线交汇于子夜三刻,光华叠加持续九刻不止。

他合上竹册,递还稽天官:“此象非吉,主帝魂不安,嗣君当归宗庙。”

稽天官低头应诺,退下时脚步略显急促。

陈砚未拦,只命人传召赵高。

次日晨会,殿中群臣列立。

陈砚端坐阶上,开口便道:“天象示警,荧惑逼心,北井星动,皆主国本动摇。

朕若久留行宫,恐违天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赵高,“即日起筹备返京,七日内启程。”

赵高立于玉阶右侧,玉带钩整齐,但左手小指微微颤动。

他低头整理衣袖,低声道:“陛下所言极是。

然礼制所系,当先遣礼官清道,查验沿途行宫、驿站、桥道,以防不测。”

“自然要查。”

陈砚点头,“不过——”

他抽出案上礼单,执笔蘸朱砂,落笔时手腕微沉,一滴红点恰好滴在“先行队列”

名册中赵高亲信姓名之上,墨迹晕开,字迹模糊。

他皱眉:“这名字已不可辨,重拟吧。”

随即提笔,在空白处写下韩谈之名,“仪仗前导,需信得过之人。

韩谈护驾有功,此任非他莫属。”

赵高喉头微动,却未出声。

陈砚又道:“再调郎中卫三百,随驾护行。

沿途调度,由少府令章邯协理。”

他不再看赵高,只将竹简递出,“拟成后呈览。”

退朝后,陈砚步入观星台密室。

浑天仪星盘缓缓转动,投影未变。

他取出袖中毒膏残余,以竹签挑出少许,涂抹于昨夜送来的星图接缝处。

片刻后,接缝边缘泛起微黑,一道指纹轮廓浮现——正是赵高昨夜密会党羽时沾染药膏之人所留。

他不动声色,将星图收入袖中,另取一卷空白竹简,就着灯影绘制真图。

笔锋沉稳,标出“七日内必过函谷”

“避申时入关”

“夜宿宜阳旧驿”

等节点。

末了,在图侧边缘刻下三道短杠,形如断线齿轮。

真图藏入浑天仪底座夹层,他另绘一版假星轨图,故意将吉时推后两日,交由稽天官誊录,供赵高查阅。

当夜,寝殿东阁。

陈砚取出重拟的仪仗名单竹简,在背面以反写句式刻下:“甲子夜,启东厢,信由井出”

字迹细密,常人难辨。

他将竹简投入药炉,火焰腾起,灰烬中隐约浮现荧光字迹,随即熄灭。

韩谈候于门外,接令后悄然退下。

三日后,陈砚再登观星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