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人能听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说了出来。
她没有再说“亩产百石”
这种夸张的数字,反而主动指出了这两种作物的“缺点”
和“要求”
。
这些在嬴政听来,非但没有让他失望,反而让他更加信服。
这世上,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
有优点,有缺点,需要人去研究,去适应,去推广,这才符合“道”
。
如果仙人说这东西随便扔地里就能长,他反而要怀疑了。
他静静地听着,听到关键之处,还会追问一两句,比如“何为轮作?”
“病害又当如何防治?”
周觉一一解答。
嬴政听得入了神,他仿佛已经看到,在大秦广袤的土地上,无数的农官带着百姓,按照仙人所说的方法,种下一片片绿色的希望。
待秋收时节,一座座粮仓,被金黄的粟米和沉甸甸的土芋、甘薯堆满。
他仿佛……又回到了邯郸。
那一年,他还是个少年质子,赵国大旱,饿殍遍野。
他亲眼看到,一个母亲,在将最后一点食物,喂给怀里已经饿得不成人形的孩子后,自己转身,默默地走向了冰冷的河水。
那绝望的背影,扎在他记忆的最深处,时时作痛。
他猛地回过神,现自己的手,不知何时已经紧紧攥住,指节泛白。
周觉看着他,看着这位铁血帝王眼中一闪而过的痛苦,心中一动,那个“半坦白”
的计划,似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陛下,”
她轻声开口:“我曾于光阴长河之中,见过一瞥未来之景。”
嬴政猛地抬头,看向她。
周觉没有理会他眼中的震惊,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她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梦。
“那是一个冬日,大雪纷飞。
寻常百姓家中,没有山珍海味,却有热气腾腾的烤甘薯。
孩子们人手一个,烫得左右手直倒,小脸却笑得像花儿一样,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甜’。”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饥饿,更不知道什么是‘易子而食’。
他们只知道,冬日里有这一口热甜,便是人间至乐。”
这番话让嬴政的手,微微颤抖。
孩子们……笑着……喊着“甜”
……
这个他耗尽一生,不惜背负万世骂名也要打造的盛世图景,竟然被她,用如此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仙人……所见,可会成真?”
“会的。”
周觉的回答,斩钉截铁。
她看着他,话锋一转:“但,时不我待。”
嬴政察觉到了她话里的深意,也从刚才那幅触动心弦的画面中抽离出来,恢复了帝王的敏锐。
“仙人有话,但说无妨。”
“陛下,”
周觉的表情严肃了起来:“车驾随行数万,旌旗百里,日夜兼程,回到咸阳,最快也要一月有余。”
“关中之地,秋种土芋尚可一试。
若等车驾返回,已是初冬,万事皆休。
这一年,便白白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