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的建造与运行、“广寒宫”
基地的运作、全球的基本民生,以及那正在建造的、耗能巨大的“方舟”
舰。
一下子被“维度屏障”
抽走百分之十五的能源,意味着其他所有项目都将受到严重影响,整个文明的运转节奏都必须重新调整,甚至可能需要进行痛苦的取舍。
这层屏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能量饕餮”
。
“长期稳定性模拟结果出来了吗?”
张诚冷静地提问。
“正在计算…‘伏羲’初步推演显示,在现有能量供给下,屏障理论最长稳定时间约为…三十七个标准地球年。
但这是理想模型,未考虑外部高强度冲击、空间背景的剧烈波动,或者…‘噬星者’级别存在的直接干涉。”
一位数据分析师报告道,语气并不乐观。
屏障是脆弱的。
它就像一个肥皂泡,虽然能偏转灰尘,但在巨石撞击面前,不堪一击。
谁也无法保证,这层薄弱的空间褶皱,能否抵挡住那以恒星为食的古老灾厄。
控制中心再次陷入了沉默。
人们望着屏幕上那代表成功建立的、微妙的空间扭曲模型,心情复杂。
他们确实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茧房,一个前所未有、蕴含着维度科技精髓的茧房。
但这个茧房消耗着巨量的能源,其本身又如此脆弱,仿佛一触即碎。
太阳系,这个人类文明唯一的家园,此刻就像一个即将面对宇宙级风暴的婴儿,蜷缩在这个璀璨而脆弱的自制屏障之中,前途未卜,吉凶难料。
测试成功了,但希望,并未因此而变得坚实。
反而,那通往未来的道路上,似乎又增添了一份沉重的、关乎能量与时间的、新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