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悄流逝,距离那神秘的“共鸣”
信号被现已过去近一年。
人类的“共鸣信号解析小组”
倾注了巨大的心力,试图从那极其微弱且结构复杂的数学共振中,剥离出更多信息。
进展却如同在迷雾中摸索,除了确认其回应的高度智能性和数学上的精妙远人类当前水平外,关于其送者的身份、意图、位置,依旧是一团厚重的谜云。
希望与焦虑在知情者心中交织、酵。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晶族大使“辉光-共振-第七序列”
通过最高优先级的量子加密信道,向人类联邦出了紧急会谈请求。
会谈地点,依旧定在象征两族友谊与合作的“和平台”
,但此次的气氛,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交流或战略磋商都截然不同。
当张诚、王文渊主席以及少数几位核心顾问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和平台”
的特定交互厅时,晶族大使“辉光-共振”
的能量形态已经在那里等候。
它周身的能量光晕不像往常那样稳定流转,而是呈现出一种细微但可辨识的、快波动的湍流模式,这在晶族的表达体系中,通常意味着高度的“警觉”
或“逻辑紧迫性”
。
没有寒暄,没有例行的信息交换前奏。
交互刚一建立,“辉光-共振”
便直接投射出一幅动态的星图,其范围远人类通常关注的猎户座旋臂,指向银河系内部一个遥远的球状星团——-77,一个由数百万颗古老恒星密集组成的、在人类天文观测中略显模糊的光斑。
“人类盟友,”
晶族大使的信息流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我族‘永恒守望者’监测网络,于标准时间周期前,捕捉到一次异常时空扰动。”
星图放大,聚焦在-77星团外围的某片虚无区域。
一段经过复杂算法增强和渲染的数据流开始播放。
在人类科学家眼中,那是一片看似平静的时空结构背景,但通过晶族特有的、对时空曲率微观变化极其敏感的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到”
一道极其隐晦、几乎融入背景涟漪的“皱褶”
,正以越光的度,划过那片区域。
“光曲航行痕迹。”
张诚身边的一位空间物理专家立刻低语,声音中充满了震惊,“这痕迹…太干净了,能量利用率高得不可思议,几乎没留下什么余波,就像…就像水滑过荷叶。”
“辉光-共振”
肯定了这一点:“航迹特征分析完成。
对比我族‘起源回响’数据库中最古老的危险档案…匹配度:百分之八十一点三。”
一个新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名词,伴随着一段来自晶族远古记忆碎片的信息流,涌入人类的意识:
“噬星者”
(stardevourer)。
晶族共享的信息碎片,比之前关于“收割者”
的隐喻更加具体,但也同样充满了古老的恐惧。
“噬星者”
被描述为一个游牧文明,它们没有固定的疆域,如同宇宙中的蝗群,在银河系乃至更广阔的范围内迁徙。
它们的生存